曾有人问俞敏洪:要怎么做,我们才能快速成长?
他回答说:跟着牛人跑,你就会不自觉地跑得更快。
读书时,为了多接触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他甘愿化身小跟班,帮人打水捎饭;
工作后,为了打造有价值的人脉圈,他再忙也会参加商业论坛,名人讲座。
如今,东方甄选爆火。
俞敏洪又将自己的直播间打造成“私人会客厅”,做成了一档名为“老俞闲话”的访谈类节目。
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他对谈了60多位知名人士,其中不乏作家、学者、企业家、艺术家。
一场场真诚的灵魂对话,令他深刻意识到:
不确定的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赋能,挣脱命运的锁喉。
他将访谈集结成册,写成了“老俞对谈录”系列。
在书里,你将在和高手的顶级交谈里,顿悟什么才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能力。
如果此刻的你,正深陷迷茫不知所措,不妨看看以下这6场经典对谈。
1、
周国平大学毕业后,在农村待了整整十年。
他曾因无人问津而痛苦,也曾对未来充满恐惧。
后来,他开始读书写作,踏上了哲学之旅,这才渐渐体味到了孤独的美好。
对话时,俞敏洪也谈起了自己在孤独中觉醒的经历。
当年,他从农村考入北大。
土气的外表,蹩脚的普通话,粗陋的见解,令他与周遭格格不入。
他像一个溺水的人,在不被接纳中,压抑到窒息。
毕业时,同学们都出国留学,而他却似掉队的羔羊,被困原地。
他留校做了助理,一个人蜗居在8平方米的地下室,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
深夜,四赖无声,俞敏洪听着自己怦怦的心跳,终于想通了——他要做一名英语老师。
这段极致的孤独,令俞敏洪认识了自己也看清了未来。
周国平认为,孤独,是天赐的礼物。
没有他人的干扰,远离外界的喧嚣,生活如平静的湖面,能映照出我们本来的样子。
在孤独中,我们与自己交锋,在一次次斗争与和解里探到了灵魂的最深处。
2、
作为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曾许下两大“誓言”——每天发一段60秒语音,每年做一场跨年演讲。
为了践行承诺,他常年如一日地学习。
每天保持阅读,向多行业的高手请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还不忘多学点才艺。
他坚持终身学习,而这点与俞敏洪不谋而合。
俞敏洪也经常告诫自己:活一辈子,学一辈子。
谈话最后,两位“大佬”,给出了“终身成长”的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成长型思维,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向外探索;
第二,循序渐进,“每天做一点小努力,你会对自己很满意”;
第三,坚持长期主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时间的朋友。
不知何时,“35岁现象”,“40岁困境”,成了网络热词,让人倍感焦虑。
可你看,60岁的俞敏洪和50岁的罗振宇,仍活力四射地奔跑在求知的路上。
他们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具备了学习力,任何人都不会被年龄框住。
我们再也没有做某事的年纪,只应有做某事的决心。
用学习进化自我,这件事,什么时候做都不算晚。
3、
俞敏洪曾说:我们总以为人和人差在了出身、学历、运气上,其实最根本的,是认知上的差距。
认知固化,人只能在自我的局限里打转,再拼命也实现不了跃迁。
对谈录中,俞敏洪用职业规划师古典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指点迷津。
古典,本是新东方的老师,是俞敏洪重金聘请的“金牌讲师”。
他本可以养尊处优,却毅然辞职下海,进军职业规划领域。
经过艰辛的打拼,终于在新行业站稳了脚,古典却再次转行,开始写书。
如今,古典称得上标准的“斜杠青年”,妥妥的人生赢家。
对话时,俞敏洪不住地表达对古典的钦佩,古典也笑着反问道:
“俞老师,不也是一次次转换赛道吗?”
是啊,从辞掉“铁饭碗”到自主创业,从教培行业转战网络直播,从写书到做访谈。
俞敏洪也是在一次次突破自我后,打通了更多跃迁的路径。
谈到最后,俞敏洪请古典给大家一点建议。
古典说:不要局限在一个领域,像个忙碌的陀螺,原地高速滚动。
去观察,去探索,大胆突破,奋力图变,你就不会被命运锁死。
没有人能定义你的人生,生活的路永远不止一条。
别禁锢自己,放开手脚去闯,你的天地将无比辽阔。
4、
俞敏洪经常在书里写自己是个笨人,只会一根筋似的认死理。
在学习上,他自知没有天赋,全靠一股蛮劲硬学。
背诵课文,别人读几遍就行,他却要花几个通宵;
高考时英语拖了后腿,他就去培训班疯狂恶补;
读大学时跟不上进度,他就彻夜泡在自习室学习。
与历史学家张宏杰对话时,一说起自己的“笨”,俞敏洪就有点不好意思。
但张宏杰却说: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就像他研究了一生的曾国藩,笨得出奇,却也刻苦到拼命。
读书时,曾国藩一句搞不懂,绝不读下一句;生活中,遇到任何难题,他都逼自己硬钻过去。
他做官,不懂曲意逢迎,他打仗,只知道“打呆仗”。
可就是这么个古今难见的“笨人”,却靠着“笨功夫”成了一代名儒。
张宏杰遗憾地说,从古至今,“尚巧”的风气下,从来不缺聪明人。
为了升职,有人机关算尽,用尽手段;为了赚钱,有人投机取巧,各种钻营。
可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路捷径走下去却走上了绝路。
对别人使的诈,最后都炸伤了自己,钻过的空子,让一切落了空。
张宏杰说,人们太过推崇厚黑学,殊不知,曾国藩的“拙诚”,才是硬道理。
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耍小聪明是最大的愚蠢,笨功夫才是成功的秘诀。
5、
1994年出生的刘大铭,患有一种罕见病,经历过9次骨折,做过11次大型手术。
他的骨头很脆弱,但内心却极坚韧。
他将尼采的这句“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视为座右铭。
从“粉身碎骨”的绝境中,他一次次把自己拼凑完整。
上学时,他曾因身上的钢针,被同学嘲笑为怪物,但他没有沮丧,而是暗下狠心把书读好;
高二那年,他利用课余时间,戴着腰椎护具,用双臂支撑身体,趴着写完了17万字的自传;
17岁时,医生判定他活不过三年,他便将病例发向全世界,争取到了去意大利治病的机会。
无数个深夜的苦读,无数次的忍痛前行,终于让刘大铭活成了“钢铁侠”。
在书里,俞敏洪也谈及自己那些“破碎”的时刻。
他曾因肺结核耽误学业,曾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也曾被歹徒害得差点丧命。
同样的命悬一线,相似的咬牙坚持,最终赋予了他和刘大铭一样的“反脆弱力”。
命运向来欺软怕硬,把自己活成玻璃球,丁点磕碰,就会哗啦一声,摔得稀碎。
相反的,养成“反脆弱”体质,你将像个弹力球,跌得越重,反弹得越高。
生活是一道充满未知数的难题,唯一已知的变量,就是我们自己。
扛得住磨难,经得起打击,才能用确定的自己,对抗住一切不确定性。
6、
在书里,俞敏洪写过一个理念:
“人活着就是来受苦的,从苦难中找到幸福,才算是幸运。”
在和北大师弟陶勇对谈时,二人都相信,懂自救的人,将无所畏惧。
眼科医生陶勇,因为那起轰动全国的“伤医事件”,彻底告别了心爱的手术台。
他曾一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为理想的破灭痛不欲生。
但他不允许自己就此沉沦,想尽办法为自己找点事做。
他开始做医疗咨询,普及护眼知识,还提出“光盲计划”。
他说,我的人生除了能治眼盲,还可以治心盲,我可以办讲座,出书,做心理咨询。
“伤医事件”看似是灭顶之灾,但陶勇却靠自己重建了人生。
访谈时,俞敏洪说:挫折让勇者愈勇,让弱者愈弱。
真正的勇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拯救自己于危难。
只要激发起“自救的能力”,人永远能为自己托底。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中写道: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最难的路,要自己走;最深的伤痕,只能自我疗愈。
请相信,只要你想,你就能带自己走出任何一种绝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