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

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

作者: 行者百里半九十 | 来源:发表于2024-06-03 13:32 被阅读0次

    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

    推文字数:3500

    阅读时间:5分钟

    一、区分“事实与观点”,要从娃娃抓起

    有博主介绍了国外幼儿园进行一种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实与观点)” 的教育,让儿童判断一句话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比如:

    糖是甜的(事实)

    糖很好吃(观点)

    波比是一个男孩子(事实)

    波比很胆小(观点)

    简单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观点是人的主观看法。

    从形式上说:事实是一句陈述,而观点常常以“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的形式出现。

    评价一个事实陈述,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或“假”,但观点并不分“真假”,只能说“我同意”或“我反对”。

    教育学家认为,这是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少当大人们夸奖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时,你要知道,这不过是大人在表达一个观点,并不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其实中国的学生到了初中也有类似的作业:给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观点”句划线,在“材料”句划波浪线。

    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很多成年人确实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美国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5035位美国人进行测试,看看他们能不能否分清报纸上的“事实”和“观点”。

    结果令人沮丧:五条题全部正确的仅占四分之一,而全部错误竟占了四分之一,只比瞎蒙的概率高了一丢丢。

    不用嘲笑美国人,我们能分清“事实”和“观点”吗?比如下面三句话:

    1、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

    2、明星的收入太高了。

    3、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

    这三句话,有两句是观点,只有一句是事实,到底是哪一句?

    二、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前面列举了很多“观点和事实”的特征,但它们并不可靠,比如下面两句:

    我认为地球是圆的。(用了观点的形式,但它是事实)

    地球很大。(用了事实的形式,但它是观点陈述)

    区分“观点和事实”,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唯一的指标,那就是——可证伪性。

    简单地说: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它是说话者内心的看法,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既无法证明是“真的”,也无法证明是“假的”。

    “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这句话毫无疑问是观点,因为它提出的事实,不但本身无法被证明,而且“负责”、“广告”、“疗效”这些词都是模糊化、情绪化的表达。

    前面说过,“糖是甜的”这一句是事实,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未必。

    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尝尝糖的味道,小朋友尝了之后回答“糖是甜的”。此时,这应该是观点,是小朋友的感受,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

    “事实和观点”之所以难以区分,因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很多事实,都曾经是观点。

    “糖是甜的”从一种观点到一个事实,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明确“甜”的内涵外延;第二,是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看法。

    前者是让一种观点“可被证明”,后者是证明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句“明星的收入太高了”,看上去很像事实,“明星”和“高收入”都可以建立标准,但问题在于“太高”这个词,是一个永远无法证明的主观感受,所以是一个观点。

    再举一个例子:“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命题,在今天肯定是一个事实,但当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它到底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事实?

    还是这个标准,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是“可不可以被证伪”,“太阳绕着地球转”当然可被证伪,而且已经被证明是“假的”,所以“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事实”而非“观点”。

    再来看“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这个命题,它和“地心说”一样,都属于“事实”,只不过“地心说”已经被证明是“假的”,而“转基因问题”是“可以被证伪”的,只是目前无法分辨“真假”。

    而像“上帝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存在”、“我比任何人都爱你”这些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的命题,才是观点。

    区分“观点与事实”并不容易,但却是成年人必备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讨论“基因修改婴儿”事件时,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现在事件当事人提出的命题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修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件”,很明显它是“可以被证伪,但未被证明”的事实。

    既然是事实,那判断标准就是“真假”,所以我们讨论的立足点应该在“利弊”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利弊比较”。

    但就是有人喜欢从这个角度评论:“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是当时的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这就偏离了事实的“真假”判断,而是在对当事人进行“对错”的价值判断。

    非常遗憾,大部分讨论都把“基因修改婴儿利弊(事实判断)”和“当事人做法的对错(观点评价)”混为一谈,这就是典型地无法区别“事实”与“观点”的现象。

    三、警惕包装成事实的观点

    因为事实总是比观点更能说服我们,所以很多人说话写文章时,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包装成事实。

    其实,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事实陈述”,大部分严格分析下来,都是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在事实的陈述中,夹杂着“无法证伪”的个人感受: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健康,政府有必要扩大禁烟范围;

    房价十年涨了十倍,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五星级酒店竟然用马桶刷刷茶杯?

    第二类,是把一种价值观以“事实陈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爱你。

    第三类,看上去完全是事实,但其用词中隐藏着观点:

    比如,一个新闻的标题是“女司机车技雷人,移库连撞多辆豪车”,其中的“女司机”。

    这些容易被当成事实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皮尤研究中心把测试者分为“不同党派支持者”,对他们的测试结果进入了分析,发现共和、民主两党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党”的“观点”看作“事实”:

    民主党人更可能把“种族平权”“禁枪”“性别自由”“环境问题”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共和党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枪自由”“反堕胎”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结论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事实比观点更可信”,所以,对于那些自己更认同的观点,我们更容易当成事实,以支持我们的信念。

    我在之前的推文中,说过一种叫“自我妨碍”的心理现象:

    上个世纪的网坛传奇女将纳夫拉蒂洛娃,拥有59个大满贯冠军头衔,有一段时间状态不佳,在连续败给几个小将之后,曾经对媒体反省自己的心态:“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唯恐发现自己虽尽全力仍被击败,因为一旦如此,就证明我完了。

    很多人宁可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努力的印象,也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这种心理也可以用上面的结论解释:成绩不好的人,为了保持内心的平衡,容易把他人的鼓励性的观点当成事实。比如,“你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

    把观点包装成事实,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这种习惯放到日常沟通中,往往会成为冲突的根源。

    四、解决问题的思维

    同事对你说:“你昨天和今天早上,还有上周五都迟到了”,这是一个事实。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啊”,这是一个观点,它让你有点不开心。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总是迟到”,它让你很不开心,因为这看上去是一个事实,却是一个伪装成事实的观点,问题就在“总是”这两个字上——你很清楚,同事并不是在告诉你一个“迟到”的事实,而是在评价你“工作不负责”。

    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职场中特别常见,有时候我们想批评别人,又不愿直接评价,就把评价附加在事实上,但实际效果却跟我们的设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就是一个个人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你最近总是迟到”这句话,就很容易让人怼回去:“我不过迟到了三次,你上周不也迟到了?还有人迟到得比我更多,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不惯我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前面说过,我们容易把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欣然接受;

    反之,当那些比较负面的观点被包装成事实时,比直接批评我们还容易让我们恼羞成怒。

    观点与事实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推文最后,我划一下重点:

    1、区分“观点与事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2、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

    3、我们更有可能把我们支持的观点当成事实,把我们不喜欢的事实,当成观点;

    4、很多文章喜欢把大众认同的观点包装成事实,把这些“事实”辨识出来,是反洗脑的第一步;

    5、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不要把观点包装成事实,这样会更让人反感。

    最后补充一点:观点与事实的区别标准“可证伪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具体到某个例子,一定会有意见分歧,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模糊性,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重点不一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re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