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流浪汉,据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记者采访他时,他神色自若,双目含笑,语气平和,他说自己很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网上很多人对他充满遗憾和深深的同情,大部分人都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知识和学历,有人甚至擅自揣测他,有人说他精神有问题,有人说他心理有障碍……
为什么要用世俗的价值观去衡量每一个人呢?都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人也适合这个理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不尽相同。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流浪的梦想。若不是因为家庭责任,我早就到处流浪了。无论多么宜居的地方,只要我住上几年,对周围的人和物完全熟悉以后,我就会产生莫名的厌倦感,然后对未知的远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以前我一度认为是年轻时的异想天开,满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像大多数人一样渴望叶落归根,然而,事实是,流浪的想法没有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反而越来越热切。
如果不是疫情,我真的要去实现自己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的梦想,我喜欢陌生的城市,喜欢新鲜的工作环境,我对陌生人非常感兴趣,这陌生的一切让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满想象与激情,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脉动。
我的计划表中有许多城市,比如昆明、西昌、杭州、大连、海南、北海、成都、湛江……我想去这些地方小住,也许是半年,也许是一年,或者两年,在那里工作,像当地的土著一样生活 ,感受他们的饮食与文化,然后把所见所闻拍成视频,或者编辑成文字,待我老得走不动时,在其中择一城终老。
有人说,这种流浪的生活没有朋友,没有亲人,会比较孤独。我就像大海里的一头鲸,钟情的是沿途的风景,本身并不渴望稳定,所以对孤独二字完全无感。我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但我知道自由的感觉很美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