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只为看见自己。
为了做好今天的目标,
更为迎接明天的目标。

1.感谢机缘巧合
16年开始跑步,17年准备跑马拉松。
正式报名时候忘记了时间,且听说名额只有2w,报名人数有4w。所以“中标”还得看运气,看来中国马拉松热的确已成事实。无论为了突破自己,为了体验,还是长期坚持,都不重要,只要乐于参与都是马拉松囊括的。
看到同事分享的朋友圈,只需要参与招商蛇口公众号的评论,点赞数排名可以直接免费报名参加宝安马拉松比赛。开始不太相信,但还是积极参与。
朋友们的点赞帮忙,直接获得名额。开心,感动并想珍惜。
因为有了小目标 , 这个月没有好意思给自己借口。
2.出发路上
和朋友出发去领取装备,凑巧朋友的叔叔顺路,载我们过去的。因朋友过几天就要出国学习,他叔叔可能想交待几句。虽与我无关,但还是旁听并收益。
「出国短时间未必能学到很多东西,但还是要出去看看。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一些相对发展落后的国家,都值得去看看。这样你就知道比中国好的国家是什么样子,比中国不好的又是什么样子。然后你的视野与眼界打开,你遇到的很多事情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无论以后工作在哪个行业,都会关联起来。」
然后讲了他不少朋友因为抓住机遇去国外发展的列子。这是他让我受益的第一点。
其次,他说自己现在不到四十,但很有干劲和冲劲。他要做的事很多,得珍惜时间去一个个完成。“一个我们的老总,六七十岁了,还是全国各地的跑,开会,谈项目,视察等等。他那个年纪都那么拼,那我比他年轻二三十年,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之前说也听过任正非 ,董明珠,刘建林等类似的例子,可是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听到有人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且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周围环境少了些东西,而且是思维也缺失了些东西。
3.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
以前都是自己随便跑的额,马拉松算第一次参加。我们出发时已经是有些迟了。加上参加的人数多,我们入队耽搁时间久一些,且离起跑点比较远。开跑时,人太多,跑道太拥挤,费力又跑不快。
所以,在起跑点我们就输了一大截。
参赛人的确不少,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有一个人跑的,有一对CP的,也有一个团队的,也有公司组织的等等。
其实大家都在为自己奔跑。你不能因为有人跑得比你快就想一直追上去,因为优秀的人很多,但比赛不是在赛场才开始的。
你也不能因为有人很慢就嘲笑人家,或者自己偷懒一下。或许人家只是起点比你低,但人家克服的阻力却远远大于你。偷懒是可以的,你也知道后面也有不少人比你更慢,但正是如此偷懒才更可怕。
因为人不可能一直朝后看而不向前看。
人多了,氛围好了,跑起来好像更轻松,成绩更好。你可以随便选则合适自己配速的跑者,和他同速度出发。如果太辛苦不可持续,就再慢一点;反之就再快一点。这毕竟是一场很“透明与公平”的比赛。大家基本都看得到对方。
4.和朋友扯淡
深圳老友过来请我吃饭,一年未见,却发现他成熟很多。吃完饭说要谈谈工作的事,我就开始有些诧异。我们一路边走变聊,虽然我也知道在我们这个年纪聊出来的东西未必有多深刻,但是那种纯粹太“理想”的那件事好像被我们早丢了,我们还未成熟却总是装作老陈,其实知道内心活着的还是一个年轻人。
想到身边还有这样纯粹的可以一起扯淡的人也是一种幸运。也让我回忆了大学时光通宵达旦一起扯淡的伙伴。以前大家常会调侃的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呢?
如今现在想想,即使没有实现也不能少,谁说理想一定要实现才是正常的。我只是觉得有一些理想的东西,或许让自己有一个奔头,或许就是充实一下大脑,或许意淫也吧,但不能没有。否则内心会有空缺。
朋友之前换过几次工作,遇到挫折,那个时候的它以为自己走了死路。如今看来其实是绝地重生。但我告诉他,“虽然这句话算是是理论空话,我还是告诉你,真的没有死路,只要你的心不死,就不会有死路。最怕是自己没有胆量去面对可能遇到的死路”
5.几件新鲜小事
之前可能是没需求,没有用过小黄车。这次我们到了深圳,地铁加小黄车很给力。小黄车很方便,且实惠。前五次还是免费。挺有意思的体验。且发现高峰期堵车很严重,小黄车却很有优势。
和朋友在穿马路时候,看有车来了,我自然地停了下来,司机也停了下来。等了五六秒的样子,我忍不住就先过去了。之前朋友说深圳司机一般都会先让人。但直到今天遇到,才会有那种感受。这算不算是国人素质已在大大提高着呢。
在商场吃完饭,转到旁边的书店。挺大的,书不少多,来看书的人也不少,不知道他们的收益来自哪里呢,毕竟CDB的门面成本不低。
发现它里面还有个小餐馆,生意也挺好的,绝对是不错收入。一个不一样的空间氛围,吸引你来看书或发呆或拍照。这样的欢迎最容易组织一些读书分享会之类。碰巧遇到某个作家的读者见面会,他们简简单单地闲聊,不急不躁也不闹,感觉周边热闹的餐馆离它很遥远似的,没有任何影响。但我知道自己是坐不住的。
地铁站上还是能看到有人带着书看。突然觉得自己很矫情,总觉得这种环境不好。但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环境,你又不想浪费时间,你的适应做自己能做的事。也许不是环境太闹,而是自己内心不容易静下来。
以前觉得深圳,广州这种大城市是比较喧闹,物欲横流,压力也过大,现在发现是自己的无知,就安慰自己不知者不罪吧。
无论怎样的城市,它都是多元的,不能因为喧闹,你就忽略它的安静一面。
如同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外向或内心。只是你不够了解他,只看到了最外面的一层。
所以当下的环境很重要,在当下这种环境里我们的选择更重要。
不要眼红刘建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重点是要有小目标,这才是关键。
因为有了目标,才可以更好的前进。
所以2020年你定了几个小目标呢?过了一半,都实现的如何呢?
~END~
记录,看见自己,是为看见更多;看见更多,才能看见更好的自己!
个人微信公众号:只为看见更多(Self-se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