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我都是在家乡度过的,随着近几年对烟花爆竹的禁燃禁放,很多人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所谓的春节仿佛不再像以前那样值得期待了,春节渐渐地像是一个大的节日,就像十一国庆节那样。
小时候我总是在放寒假后,天天盘算着还有多少天过年。
那个时候期待的更多的是奶奶炸的鸡块和鱼块,还有长辈们的压岁钱,每次收到压岁钱都不舍得交给母亲,不断和母亲谈判,最后能留下几百块钱,买自己喜欢的漫画书还有电子产品。
参加工作后,就再没有从长辈那里领到过压岁钱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明白,所谓的压岁钱其实还是自己的父母给的,内心其实反而有了一份坦然。
伴随着国家的富强,和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过年的饺子和鸡鸭鱼肉,对我不再充满了诱惑,有时候反而成为了一种烦恼,因为每逢佳节胖三斤。
我于是开始思考春节于我们的意义——不再是食物的狂欢、厚厚的压岁钱,或许它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仪式吧,它成了“回家”的代名词。
每年的春运都浩浩荡荡、如火如荼,让全世界的外国人感到费解,我是到最近几年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藏区的藏民们都有朝圣的习俗,我把春节回家过年比作这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朝圣。在外远行的游子,最终投身到了那个生他、养他、育他的怀抱。
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健健康康、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更值得享受的事情了。
在这样的一个节日,我听到了家的呼唤、母亲的呢喃、父亲的鼻息还有弟弟的笑声。
当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春晚,我们嗑着瓜子、吃着糖果,评论者节目的同时诉说着家长里短。
或许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吧!
曾经在书上看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
我们储备丰盛的年货和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这是难以言说的感情,是对亲人相聚开心的映照。
我们的生活很忙碌,有时候很难让自己停下脚步,为工作而加班或加点,无法照顾父母与家庭的事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了,也许是为了能在社会的角逐中生活得更好些,都不得不牺牲与家人团聚的幸福。这种牺牲在某些人眼中是一时的,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却成为了一辈子的遗憾。
亲情注定是我们那一抹浓浓的乡愁,而春节就是为了挽救它的仪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