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忠告”类的问题很热。
“有哪些给年轻人的忠告?”
“40,50岁的中年人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回答的人和看回答的人都爽了。
时间唯一赋予人的绝对财富就是经验。中年人可能没什么干货,踩过的坑是多多的,大把的“年轻人你要知道。。。”跟你说。看回答的人没经历过什么社会,看看别人踩过的坑好像自己以后就可以跳过去一样。
实际上该栽的还是得栽,那是不是看看前人的总结就一点意义没有?
也不是。
至少能给你提个醒是吧。
有个德国人为了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尽可能理性,列了一个思维错误清单,一一核对检查重要决定。后来他把这份清单出版成了一本书——《清醒思考的艺术》。
书里列了52种思维错误,你也可以当一份清单去审视自己以前踩过的“坑”。
今天来谈几个容易做反思训练的坑。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
怎么办?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更仔细地倾听是值得的。它的背后经常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
请你与确认偏误作斗争。请你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试,虽然这种做法很反人性。
这个解决方案我在《和时间做朋友》,《少有人走的路》,《Beyond Feelings》中都看到过。
人们依靠习惯路径获得成功, 修正是困难的,除非你因为习惯被坑惨了。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讲述一则故事的广告,比理性地罗列产品优点的广告效果更好。事实上,产品的故事只是附带物,可我们的大脑不是这样运转的。它要听故事。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这个“坑”很有趣,公众号发软文就是走的这个套路。当初知乎上有个著名的骗局,骗子写动人的故事骗得大笔捐款。
看客都是相信故事的,只要你编得足够动人。
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
研究人员分析了3位心脏外科医生的成绩。他们让每位外科医生进行5次高难度的手术。多年后这些接受手术的病人的死亡率在20%左右。具体结果是:医生A的5个病人一个也没死,医生B的病人死去一个,医生C的病人死去两个。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医生的成绩呢?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思考,你会认为医生A是最优秀的,医生B次之,医生C是最差的。这样你正好犯了结果偏误。你应该已经明白原因了:抽样试验的范围太小,结果相应地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三位医生呢?只有当你对他们的技术有所了解,仔细观察过他们的手术准备和执行过程时,你才能正确评价他们。
也就是说,你要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
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这样的错误我们不是很容易犯吗,因为偶然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而一旦结果失败就否定决定。结果常常影响我们的客观判断。
所以如果你习惯事后做复盘,最好记住这个偏误。PS:最讨厌那些玩狼人杀和打麻将爱复盘的人了,不利于友谊的和谐建设!
明天继续填“坑”。
题外碎碎念:
今天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小目标:连续日更十天。
记得定下这个目标是3/18,上周六,那个时候正好接下来一周有两个midterm,还有作业活动若干。我想过干脆等midterm结束再说吧,但是转念一想这样我就失去了七天,而十天实际上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我能完成我的目标,我在今天就可以完成10篇读书日记。
果然,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看自己写的东西只有一个感受:不痛不痒。我既没有追着热点抒发时代情绪,也没有深刻犀利地批驳神坛上的傻逼。在这个内容泛滥头部集中的自媒体时代,我写的东西究竟有没有意义?我写的不是干货,是安全的,中庸的,依附着书本和个人记忆的东西,对于少说少写就是干的质疑写作主义者来说,我写东西是不是纯属自(。・∀・)ノ゙嗨?
纠结的同时也不打算停止日更,每天都读一本书确实有很大的局限,你不能读完整,也不能读深入,所以以后如果读不完就分散成几篇写吧。
全当给自己一个交代。自嗨就自嗨吧,我最不怕肉麻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