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号称“诗佛”,其诗多含禅境,读来空旷宁静,多以山林风景作喻,貌似一幅山水画,其意境底蕴却隐着佛理,以下撷取三首共赏。
第一首,描写的是一只大鳖,它能自在任性地出没于危险的瀑流深渊,其境界几近于道,就是因为无人打扰它的天性。
原文:
白鼋涡(杂言走笔)
唐代:王维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人相对兮不闻语声。
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
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白鼋涡涛戏濑兮,
委身以纵横。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这首诗要说的禅理是:修道者不可刻意强为,而应把自然的天性释放出来,这天性就是道,就是禅,就是佛性、自心。它能天然地与天地环境相适应,让拥有它的人拥有自然的能量。虽然处于在外人看来危险艰难的境地,只要释放天性,皆能怡然自得。
第二首,以爬山来比喻修道的过程。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第一句:太乙(终南山)接近天都(首都长安),连绵的山势接到海隅(海角)。介绍方位。喻修道之路。
第二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到了山顶,回望山间白云闭合了来路,在山下看上去一片青色的山顶之雾到了山顶后即发现消失了。这是上山的过程,喻修道的下学上达过程,达致心性的高端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境界,入看无,佛的境界。
第三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阳光从主峰间射进来,沟沟坎坎显出背光向光的不同景象。喻心性之光由主峰(意)所主导,在事事物物上表现出不同的应用。这是佛普度众生的阶段。这个可以用王阳明的“致良知”来解释。有善有恶意之动。《大学》的“亲民”即是。
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心性之光照射下来,在黑暗之处,要想找到安身处,就得问询。这是进一步具体化,可理解为止于至善。孔子是制礼的大宗师,但也有太庙之问,即到了具体的地方也要询问当地的做法。这是变通。王阳明曾以问路来比喻这段心性修养过程,问路时边走边问,问完接着走。
如果看到这一套从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修心的过程,也就不会感到本诗最后一句话与前面三句的脱落之处了。王维诗有不少最后一句有此掉落感,不像别的诗人一直把情绪推到高潮。比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复照青苔上,即有掉落之感,忽然在有人说话的深山中呈现出一片寂静。而不是按照原来思路发展,忽然发现白发垂苕之类。
第三首,直接记载了一次拜访马祖道一的过程。马祖道一是禅宗南宗的代表性人物,创立洪州禅,在南方影响很大。
原文:
投道一师兰若宿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这首诗浅显直叙,讲他登太白山访道一,感觉满山都被佛法沐浴。道一是得道的无心道人,因立教传道而名扬天下。鸟儿都能在他这里得度,闲时他就自修。白天进山,晚上才到他的庙。环境很幽静。终于到达目的地,今晚就住这了,这次拜访要呆到年底。
读王维诗,有一种安定情绪、弹动灵魂的效果。它总能让人放下烦乱的思绪,在寂静和回望中忽然被拨动心弦,似有一点灵光闪过,大脑忽地定住,时空凝滞,物我两忘,回味无穷。。。。(神意通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