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读《使至塞上》大家能够从哪句诗中体会到画面的美?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如果让你来根据这首诗作画,你会画哪些事物?
生:沙漠、狼烟、河流、落日
师怎样布局谢谢事物?请你勾勒出一个草图。
生:我会画广阔的沙漠,因为是大漠,沙漠浩瀚无边。再画一轮圆日,
师:太阳画一整个还是半个?
生:大半个吧,沉入地平线下,因为是日落,再画个直直的烽火狼烟,一条大河穿过沙漠。
师:这个同学的构图将诗中的事务安排合理的在画面中体现了诗句的画面美。但有些细节有待商榷。例如:烽火是在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长河是笔直还是蜿蜒?
生:我觉得烽火应该是在远处,只有一座才能体现出孤烟的孤字。长河尽管很长,但沙漠里的河不应该很宽,应该是蜿蜒的溪流,从天际而来。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脑海里的画面更加清晰了。宽广无边的沙漠、笔直遥远的烽烟、蜿蜒细流的长河、一轮残缺的圆月。
如果让大家给勾勒出的图画涂上颜色,你会选用哪些色彩呢?
生:我会选择黑白画,体现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落寞。
师:从哪里能够读出诗人的孤寂落寞?
生:单车欲问边中的“单车”,能看出作者独自出行。一个人行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所以他是孤独寂寞的。
生: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蓬和雁,都是指远行漂泊在外的人。
师:蓬和雁仅仅指向作者自己吗?
生:不,还是指那些戍守边疆的将军战士们。
师:所以刚才这位同学打算用黑白素描来表达诗的意境。其他同学会有怎样的想法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画笔来尽情表达你对本诗的理解吧。
【课后反思】
受跨学科教学的启发,打破以往古诗授课的读读背背,带领学生从评析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引入情境如果让你来勾画诗中的景象你会从哪些意象入手?学生展现充分的文本解读能力,快速提炼出沙漠、烽火、长河落日等意象。牢牢抓住“大”字写出了沙漠之壮阔。“孤”字流露出诗人之孤寂。一个“直”字刻画了烽烟之劲拔。“长”字写出了黄河的绵长,当“长河”与浑圆温暖的落日组合在一起时,给人一种平静美好的感觉。如果让你给所勾勒的草图润色你会选择哪些色彩?通过采用用美术的视角带领学生感受文诗词意境美和绘画的艺术美的融合。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祭奠文学素养。
语文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应当做个杂家,即“半个编辑” “半个作家” “半个演员” “半个书法家” “半个演说家” “半个剧作家” “半个播音员” “半个幽默大师”……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应该称得上是个教育专家。可是作为教师本身的的艺术素养不高很难给学生创造精准的情景并获得艺术体验。
而学生的生活是完整的,学生的课程是不分科的。我们需要找一个通道,既能够连接学生的生活,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提高到科学的高度的通道。在这样一个绘画与古诗相融合让学生们更投发散思维在活动中碰撞出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