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自我提升的明镜

作者: 陈蕾FZ | 来源:发表于2020-01-19 12:36 被阅读0次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小年里的校园一角

2020年1月18日,是福州的小年(祭灶),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天。窗外的操场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而我要与学生们共同来完成最后一课。

于是,我一直在想,这节课到底要上什么、怎么上?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丹尼尔·施瓦茨教授说:反馈是自我提升的明镜。在这条艰辛的备考路上,如果我们只顾着埋头练习而无视反馈,就可能会不断重复同一个错误,亦或是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却依然无法改善而停滞不前。

所以,最后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练习“反馈”吧。

01 走心的自我反思

图1:学生的自我反思

前一天的课结束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中,你遇到的学习困难是什么?要求是“描述要尽可能具体,最多不能超过3个”。

学生们提交的自我反思(如图1),显然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真的是走心了。我以为,只有发现越具体的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富有可行性与执行力的解决策略。虽然,不同学生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但我也从全班里看到一些共性的困惑。

最后一节课显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与其面面俱到,倒不如先聚焦一个问题来进行反馈,从而提高实效性。于是,我在共性问题中挑选了反馈率居于第一的“推导型问题”,以此作为本学期的结束。

02 有效的教师引导

图2:你会判断吗?

其实,高三的学习历程就是一场“刻意练习”,关于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在学习过程的早期,学生们的心理表征是初步的、不够准确的,所以,这时就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以便学生能够监测和纠正自己的表现。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用来克服特定缺陷的练习活动,帮助他们更加迅速地取得进步。此时,学生将会在此基础上从而创建起新的、更有效的心理表征。

所以,课堂开始,我首先以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来提供反馈:你是如何判断这个设问是否属于推导型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挑选了五个设问,请他们自行比较、判断并说出理由(如图2)。这些设问再一次打破了他们原有的认知——每道题目里都有“如何”、表述形式都很相似,如同石子掉入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学生们之间的争论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他们提供了三种可能的答案组合,而实质上的焦点就在于③和④。我随机挑选了几位学生来说明这两道设问的判断依据。其间,垒说:“③的起点是西安交大,终点是推动高等教育格局的改变。”艳则认为:“③的题目设问没有直接说明西安交大具体做了什么?而这是题目要我们回答的内容,考查怎么做。推导型题的起点应该是某一件事情,终点应该推动或者实现了另一件事(或是某个结果)。”洁说:“我也赞成起点应该是某一事件而非主体,因为我们需要从材料提取出这个起点展开的具体信息。”璐说:“④是说明A对B的积极意义,这是之前老师说过的推导关系论证题的形式。”

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努力做到不超越教师的权力与界限,留给他们更多一些自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尝试做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师。在全班学生的互动探讨中,那个重要的判断依据逐渐变得清晰、可靠。

当他们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之后,我展示了①④的具体材料,并把以下三个问题抛给他们,鼓励他们在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出这类题型的一般性解题策略。

·推导型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型是什么?
·如何运用思维模型解答新问题?
·哪些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分数?通过怎样的方式更容易达成?

而在此刻,我的反馈更多地是串联正确思考,帮助他们创建起“推导型问题”的新的、更有效的心理表征。

03 中肯的同伴分享

课堂上的同伴分享,往往带有神奇的力量。或许是话语水平接近,也或者是思维方式相似,我常常会发现,学生们在互教互学中会获得更多的进步与提高。

最后一节课,也不例外。在具体题目的独立解答后,学生们先彼此分享了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再说一说如何关联学科理论的核心词汇、如何进行合适且必要的推导。有的小组意见并不一致,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以更为中肯的态度来开展探讨。在有安全感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同伴的反馈里识别自身的学习差距,合作进行错误检查和纠正。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给同伴做出合适的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80%的口头反馈来自于同伴,并且其中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有时候尽管看起来同伴反馈很频繁,但它们却可能是错误的、无效的。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提供脚手架来进一步激活、改善同伴给予的反馈。

04 真实的数据反馈

图3:即时而真实的学习数据

信息技术融合课的亮点之一,无疑是这些即时而真实的数据反馈(如图2和图3)。

这些学习数据,不仅为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了直观展示。作为高三学生,历经了一个学期的政治学科的信息技术融合课,他们对数据的解读已有基本的理解力。当课接近尾声,一道推导型选择题完成第一次作答时,数据统计图显示:“39%的学生选C,50%的学生选D”。我还未发话,我的学生们就已经自觉开启同桌之间的两两对话。而再次选择时,仅有7位学生的答案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学生则保留了自己最初的想法。面对依然差异较大的数据,学生们又一次“自主陷入”交流之中。

这一次,我并没有先邀请改变想法的学生来说一说,因为我更想知道那些坚定选择答案C的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否有了新的想法?其实,当他们被要求站起来表述、开始梳理自己想法的时候,常常会突然“恍然大悟”自己怎么掉进了老师设计的“陷阱”里。而这样的发现,往往会给同伴更多启发与反思。

借助技术生成的学习数据,提供更为真实而准确的反馈,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可能关照到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也让学生们能在即时反馈里不断地调整学习认知,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05 结语

反馈,可以是他人提供的,也可以是自我的反思;可以是感性描述的,更应该是真实准确的。在恰当的时机,学生获得具体准确的反馈,可以判断自己当下做的是否正确,学习思考的方向是否准确,从而清楚地知道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学习,这将会带来自我提升的机会。

更多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政治小课堂”

相关文章

  • 反馈自我提升的明镜。

    如果只顾着练习而无视反馈,就好比盲目射箭,却从不关心渐落何处。这种练习法怎么可能让人进步呢?反馈的适用范围非常广,...

  • 反馈:自我提升的明镜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2020年1月18日,是福州的小年(祭灶),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天。窗外的操场上,没有了往日的热...

  • 《科学学习》之反馈

    #日更阅读7/7# 今天,和大家分享反馈这一学习方法。 反馈,Feedback,可以说是自我提升的明镜。反馈是一种...

  • 每天三件事

    提升自我这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多多反馈吧,然后通过暗示-反馈-激励or惩罚 运动 得到课程学习 (没有必要把所有想做...

  •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包括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全部信念和情感,包括广泛的自我了解和自尊。 我们从他人那里寻找提升自我概念的反馈,这...

  • 进步的要诀

    记录行为,反思行为,总结规律,检测反馈,然后继续记录行为,形成一个往复不断的循环,从而不断革新自我,不断提升自我,...

  • 【教练技术】——16、行为技术2表情达意(反馈方式)

    【教练技术】——16、行为技术2—表情达意(激励性反馈&提升性反馈) 今日分享:激励性反馈及提升性反馈~~ 激励性...

  • 自我提升方案的运行反馈及修正

    2022.11.3——2022.11.17 1. 成果汇报---做了哪些事,时间 纵向:1)在专业深耕上,学习了朱...

  • 自我反馈

    我,一个28岁的拖延症患者,沉迷手机游戏。因为拖延,让我总是活在焦虑中,很多时候,明手头上一大堆事情要处理,但又不...

  • 自我反馈

    人是一种不能惯的生物,惯自己惯别人都不行,会有依赖性!人确实应该狠一点,准没有错! 对自己够狠,对别人却下不了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馈:自我提升的明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jr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