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斯通纳》,萦绕在我心头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一辈子,守住一样热爱的东西,是否就够了?”
这本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无甚成就的大学教师威廉·斯通纳的一生。
斯通纳,出身贫穷农场,19岁带着父亲改善家庭经济的期望,进入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却意外因为一堂文学课改变了命运。他大二转修文学,毕业后没有再回农场,而是留校成为了一名英文系教师。在这所学校里,斯通纳度过了接下来整整46年的人生。
斯通纳的一生,按照俗世标准来看,无疑是失败的。
事业上长年被上司打压,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教最基础的课程,一辈子兢兢业业,到退休却仍只是个助理教授;爱情上受困于神经质的妻子,家中唯一容身之所,是一个堆满了杂物且无法取暖的玻璃门廊;作为一个父亲,他曾有机会和女儿建立起亲密关系,却被心生嫉妒的妻子生生扯断。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讲述的是普通人平庸而失败的一生。
但,却有那么多人深爱着这个故事。
《斯通纳》最早出版于1956年,口碑不错却销量平平,很快就被遗忘了。
直到2006年,在作者去世12年后,这本书才被重新出版,之后近十年占据多国畅销榜单。著名演员汤姆·汉克斯在采访时曾说,《斯通纳》是自己最喜欢的十大小说之一。
人们爱这个故事,到底是爱它的什么呢?
有人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斯通纳身上看到自己;也有人说,它换起了人们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展示了一个凡人在世间如何勇敢生活。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部分,是斯通纳对于所热爱之事的坚守。
斯通纳在19岁时遇到了文学,在22岁获得了教师这个职业。从此以后,文学和教师,就成为了他毕生唯一在乎的东西。
斯通纳一生都在死守着这两样东西。他可以被骂,被嘲笑,甚至被欺负,但任谁都别想让他离开学校,放弃文学和教师身份。
斯通纳的好友马斯特思说:“大学就像个庇护所,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斯通纳本人非常明白并接受这一点。
斯通纳毕业时恰逢一战,学校一多半人都去参军了,但他选择了留下。这是一个会被所有人看不起的选择,但斯通纳说:“我对自己的决定毫不内疚”。
父母在得知他不打算再回农场时几近崩溃,他也只看了一眼哭泣的母亲,就决然地转身离开了。
他在中年拥有了一段近乎完美的爱情,但即便这位灵魂伴侣再难得,他也从未想过同她一起离开。
他的上司欺压了他几十年,把他的课表排得乱七八糟,不让他教授高年级课程,还拿他的婚外情威胁他。可他呢?忍气吞声过,也报复过,但唯独没有被赶跑过。
斯通纳知道,自己除了当老师别无他选,他知道自己哪怕只是离开现在这所学校,也很难在其他学校谋取同样的职位。
所以他不走,他就是要一直呆在这道高墙里面,他就是要这种庇护。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去做他唯一挚爱的事情——研究文学,做一名教师。
斯通纳为了保住这个庇护所做的事情,丝毫称不上伟大,甚至可以说是自私、懦弱的,但我却很羡慕他。
因为他足够幸运,很早就找到了自己愿意毕生追求的东西;因为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不贪心不妄念,守住了他的热爱。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还可以像斯通纳一样,一辈子只投入做一件事吗?”
或者说,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软弱的、只守着自己一方小天地过活的人吗?
前两年有个故宫的纪录片很火,叫《我在故宫修文物》,镜头记录下师傅们的日常。每天定点上下班,几个月对着一件文物修修补补,一件件无价之宝从手中过,对他们却是淡泊而平常。
看完也是羡慕,畅想着自己有另一个分身,能够这样纯粹地过活。
但,挺难的不是吗?
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太允许软弱的,不管你想获得什么,你都要去拼、去抢,去跟别人竞争。
我们也不鼓励大家呆在自己的小世界。职场专家会告诉你,要两条腿走路,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你需要随时做好鸡飞蛋打的准备。
罗胖的跨年演讲里,有一句经典的话:“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天天向上”。多少年轻人听过之后偷偷撇嘴一笑,自知被戳破了真相。
我们都擅长于自嘲,甚至自黑,乐于宣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但仔细想想,自己也许连安心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鼓励我们不断向前,再向前。至于走到哪里算“够了”,我们不知道,也没人告诉我们。
我们时常感到恐慌和焦虑。
我们渴望被庇护,却又不敢承认。
我们活得太拧巴了。
但这种拧巴也未必是错的,我们身处此时此地,这也许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生活。
斯通纳的人生也并不值得赞颂,但我仍然羡慕他的纯粹。
这种纯粹仿佛在提醒我,你还有另一种选择,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我知道,那种生活不会属于我,即便我还是只能选择拧巴地去奋斗。但,只是知道,也是一种安慰。
说起来,我们痴迷阅读,不就是在给杂芜的心找寻安慰之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