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我的身体进入一周的休息期,我跟孩子商量这个星期不能陪他跳绳了,也不能陪他游泳了。
孩子说:“好的,那我自己正常锻炼,你后面再补。”
昨天他突然主动来问:“妈妈,这周你可以陪我一起锻炼了吗?之前你每天跳两组,这周你每天要跳四组。还有上周欠下的三次游泳,你也要给我安排补上了。”
我望着孩子真诚的眼神,告诉他马上安排。
于是在这一周的跳绳里,我将每天的锻炼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而欠下的三次游泳也正在安排补齐中。
我其实很佩服孩子心中对说到做到的执着和坚持。
而我自己当初也跟他达成了欠下的会后补,我不会食言。
只是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孩子赶在我前面主动提醒我了。
这一提醒让我觉得在孩子身上一诺千金。
尽管我落下了一周,但是孩子并没有陪着我一起中断,因为他接受了我承诺的后补完成,而他每天坚持就不需要辛苦地后补。
在孩子的认知里,公平是他考虑的第一要素,大人要求他达成的,只要大人以身作则能做到,他也就毫无怨言配合。
虽然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两周的锻炼量,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我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但是背后有这个小小的推手,咬着牙也得把它坚持完成。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见大人的优点缺点。
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自己首先就得远离;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首先就得捧起书;
想让孩子坚持锻炼,自己首先就得坚持锻炼;
......
每一件想要让孩子养成的习惯和品德,大人首先就得做到,否则孩子无法做到。
比如说锻炼这件事,一开始真的是我拉着他磨破嘴皮、好话说尽,坚持了两个月,现在已风水倒着转,变成他在监督我一天也不能偷懒,就算是身体不适请假,也得后补完成。
育儿路上,陪伴的力量无穷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