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能够定义身份,每一次行动都是在投票给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人们在试图养成一个习惯进而改变自己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结果-过程-身份,另一种是身份-过程-结果。
结果:我要减重至90斤,我要出版一本书……
过程:我要每天锻炼半小时,我要每天输出1000字……
身份:我是一个健康主义者,我是位读者,我是位写作者……
那么,到底应该从哪个环节开始习惯养成呢?有人认为,应该是结果导向,先给自己确立一个清晰的目标,才有动力坚持下去。有人认为贵在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每天都坚持完成一件事,21天后一定能养成下意识的习惯。事实上,习惯养成最有效的方式是先让自己认可一个身份,因为一旦你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作家,就一定会按照作家的行为方式去做事,一旦认定自己是位跑者,就会做出跑者应该做的一系列动作。说到底,身份认同是价值观和信仰层面的东西,比目标更坚韧,并能够赋予过程以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2305/4e0c108353dd963b.jpg)
自从决定日更开始,每天脑子里都挥散不去的一件事就是在思考今天的写作主题是什么。有时候大早上就有了灵感(极少数情况),有时候直到下午才碰到灵感,有时候直到打开电脑,手指已经放在键盘上还不知要写什么,但是没关系啊,通过近一年的坚持,每一天都用行动为自己的身份投票,每多写一篇,自己内心对于“写作者”这个身份的认同感就增加一点点,【写】这个动作已经像口粮和睡眠一样,慢慢成为每天的必需品。因为我就是一个写作者,我就要写写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