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明明一天有24个小时,可是每天临睡前才突然发现什么都没有干,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很多时间都被浪费掉了,没有比浪费时间更容易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浪费时间更让人焦虑的事,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有人说,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我们要如何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呢?
在《时间管理7堂课》这本书中,秋叶老师从7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如何去管理时间,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满足,进而过好有意义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跟着秋叶老师,一起来学习时间管理。
1、目标管理
我们谈时间管理,首先要谈的是:时间是无法管理的,唯一能管的是自己。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符合自己的预期。这个预期,就是我们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让人生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时间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好的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这个目标必须是对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需要跳一跳能够够着、能够把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尽量带动起来、能够分解为一系列的小目标。
比如说考上大学,换一份工作,买了房子,结婚生子,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大目标。然后围绕这个大目标,我们根据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来分配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找到时间的踪迹,看到自己的进步。
所谓时间管理的高手,其实都是目标规划的高手。
我们可以结合使用人生九宫格和紧急重要性模型这两个工具来规划我们的目标,在不同阶段我们的人生关注点是不同的,各个阶段的目标也不同。
上图是创业女性的九宫格图,对于职场妈妈可能又是另一幅情景。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当然,人生九宫格大部分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得接受这个现实。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动态调整循环。我们要做的就是勇于跳出当前的舒适区,主动打破平衡,去不断升级自己的人生。真正的时间管理高手,不是追求平衡,而是善于取舍。
目标,是时间管理落地的第一步,在目标的指引下,每天努力前行,时间也就被看见了。
2、情绪管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明明有了完备的目标和计划,但是就是无法执行下去!这时候,就要看看是不是情绪出问题了,当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大大减弱,从而导致行动无法跟上计划,拖延症上线,这时候,再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也无法奏效。
有效时间管理的前提是我们是一个理性又自觉地人,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各种非理性情绪。
拖延症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心理医生给出了一组改变拖延症的方案:改变认知、培养积极情绪、调节动机、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发挥群体的作用。
认识到我们的非理性情绪,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排解他们,从而找回自我掌控力。书中提到了8种非理性情绪:需要被赞赏、过高的自我期许、过度担心潜在的后果、不自觉想逃避责任、习得性无助、情感依赖、害怕被孤立、惰性。一旦意识到自己陷入这些情绪之中,我们需要先停下来调整情绪。
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我们也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让时间管理更高效。
3、精力管理
要想做好时间管理,首先得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
适时休息是恢复精力最好的方案,做好精力管理,需要我们有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和作息。
掌握自己的精力高峰阶段和精力低潮阶段,在高峰阶段去做重要的、有难度的工作,在低潮阶段去做相对简单、不需要耗费脑力的工作。
比如很多人早起后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段时间就适合去做耗费脑力的工作,比如说写作、编程、项目规划等,而饭后一般都比较困乏,可以去做一些诸如整理、打扫等不用费神的事情。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力,我们还可以从饮食、运动、冥想等方面去着手。
4、日程管理
有了目标和充沛的精力,我们还需要将每一天的工作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在日程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事件为中心,根据事物来安排和分配自己的事件,一种是以时间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时间产出能力,主动管理事物。牛人都是主动的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管理事物。
关于日程管理,我们经常用到的还有一个石块装杯法。
把杯子理解为日程表,里面盛放着我们的生活。大石块代表的是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们的大目标;鹅卵石代表的是日程表上较为重要的事情,比如工作、家庭、健康或学习;沙子代表的是琐碎的事情,比如说交水电费,买菜做饭,水代表我们的碎片时间。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装满杯子,我们首先要放大石块,也就是把大目标放到最重要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鹅卵石、沙子和水。
用好日程表还可以倒逼自己培养对工作时长的敏感度,这样就能够知道提前预估自己的杯子里到底能够装多少大石块和鹅卵石。
5、效率管理
成功的时间管理,不仅能够合理安排日程,还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别人好几倍的产出。这里就涉及到了效率管理。
搞清楚了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水平,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评估工作效率:耗费时间、产出质量、产量、产出能量。
那么要如何进入到高效工作状态呢?这里就要用到我们的“心流”,心流就是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会全情投入,忽略其它不相干的所有事情,整个人在投入这件事的过程,会享受到非常充实,非常幸福的感觉。
我们大部人都进入过心流状态,玩游戏时进入心流状态最快的方式,看精彩的小说也能够让人迅速进入心流。
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创造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工作环境:形成工作学习前的仪式感,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做固定的事情,在书房看书、图书馆学习等
找到进入心流状态的“开关”动作:主动把某种特定的行为与自己某种特定的感觉关联起来,按时自己每当完成这套动作的时候,想要的感觉自然就会出来。比如说,打开电脑里石墨文档的时候,就暗示自己要开始专心写作了
具体化工作场景,用”下一个动作“带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如果打算写一篇文章,那么就把一系列的动作连贯起来:打开电脑-登录公众号-写下文章标题-完成500字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当你顺利完成第一个动作后,后面的动作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这样你就会被带入到一个心流状态之中。
寻找外部监督,创造进入心流状态的压力:合理利用外部监督,可以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动力,激励自己去完成某件事情。番茄工作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外部监督。
降低门槛,先从快乐的事情开始:先完成一个设定的小目标,利用成功的喜悦继续制定和执行更多的目标,你会发现,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大目标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如果能够为一件事情找到多重目标,那么我们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会更强,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长度内,同样的工作内容,可以有不一样的产出。出门旅游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旅游,一边认真汲取旅游地的各种知识,随手转发朋友圈,丰富自己的自媒体内容,写一篇游记,争取投稿。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迅速进入心流状态来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可以通过找多多重目标,让产出的效能提高。
6、碎片管理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争分夺秒的快节奏的生活,知识的互联网化以及各种各样碎片化的媒体,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也是每个人面临的课题之一。
碎片化时代也是全面争夺注意力的时代,高手们都是在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场景化思维来活用自己的碎片时间,为每一片碎片时间设定合理的场景。想想一分钟能够干什么?那么三分钟呢?五分钟呢?
7、外包管理
蒂莫西.费里斯在《每天工作4小时》这本书种提到把非核心的工作外包,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也是这么运作的。把孩子交给学校来教育,小区的物业给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来做,高职位的人都配有秘书来处理日常琐事。那么,普通人能够如何运用外包呢?
外包管理的本质是把时间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更多的安排时间的自由。外包的终极目标是交换回更有价值的东西。普通人的外包可以从提升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来考虑,我们使用美团定外卖就是将做饭洗碗这项工作外包,各种只能APP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外包服务。
总结:
时间管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高效的时间管理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的轻松和愉悦。时间管理的本质仍然是对于自身的管理,管理我们的目标、情绪、精力、注意力、效率、产出力,我们要认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认清自己的实际能力,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实现工作和生活的优化和升级,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