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书评:身体病了要看医生,心灵病了该怎么办?

书评:身体病了要看医生,心灵病了该怎么办?

作者: 简慢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07 被阅读68次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世界变化的越来越快,就像一列驶向未来的高铁,慢慢在加速。跟不上改变的人,渐渐变得眩晕,焦虑又烦躁。就算是已经登上高铁的乘客,也无法不被焦虑和忧郁所困扰。

    因为我们的心灵跟不上身体的前行。“人” “机”分离得久了,沟通便出现了困难。

    身体出了问题,要去向医生请教;心灵出了问题,自然得问哲学家。

    西方的哲学家虽好,但东西方文化还是存在着差异,抓不到我们的痛点。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又离这个时代太遥远,全凭读者自己的理解,对于资质鲁钝的我,也很难理解到位。

    在茫茫的书海中寻觅,我发现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成为自己:找回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书中集合了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加州的八次讲话,内容是关于如何让心灵得到自由,这正是我渴求寻找的内容。

    认识克里希那穆提,是在图书馆的一次偶然邂逅,他的《爱与寂寞》带给我很大的冲击。他的文字通俗易懂,很容易就看懂了他话中的意思。当然哲学问题就像车轱辘一样循环往复,想要真正理解,需要反复阅读思考揣摩。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他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在《成为自己:找回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从八个方面谈论了有关心灵的解放、自由:

    1、让心灵从一切限制中解放出来

    2、自我完善可以解放心灵吗?

    3、道德培养带不来解脱

    4、欲望和情绪对心灵的限制

    5、实现心灵的平静

    6、超越已知的束缚

    7、如何获得真正的和平

    8、从社会中解放出来

    这八个问题直击人心,其中我比较有感触的有三个方面:

    受限的心灵

    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的心灵都是受限制的,无论你有没有信仰,或者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你的心灵就受到周边环境的限制。宗教不是去教堂或者秉持某种信念和教义,宗教是帮助我们的心灵从传统中解脱出来。只有当心灵从一切限制中解放出来,才可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或者有没有上帝这么一个东西。

    想要使心灵从限制中解脱出来,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是受限制的。但这个很难,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限制时,总是想寻找他人的帮助,找到一个安全的处所,这个时候,心灵又受到了新的限制。人们认识到的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样子,这是一种幻象,也是一种逃避。

    比方说,我们想摆脱嫉妒,却总是摆脱不了,越是想摆脱,越是嫉妒得厉害。克里希那穆提说,为什么要摆脱嫉妒呢?嫉妒表现出来之后,产生了冲突,心灵被这种冲突所占据了,才产生了问题。那么有问题的不是嫉妒本身,而是心灵被嫉妒所占据。

    想要解放心灵,就要让心灵完全静止下来。如果我们通过自我认识,既不接受也不排斥的自我观察,心灵不加选择地意识到自身的活动,那么心灵就会在这样的意识中出现一种惊人的沉默和寂静。因为这是心灵没有任何活动,不在渴求任何东西,不再追求某个目标,某个理想。这时,心灵就解放了。

    如何面对欲望

    我的理解,人都是有欲望的,当我们的注意力都关注在自己的欲望上,或是想要得到什么,或是想要放弃什么,都让心灵充满了挣扎,心就无法平静下来。这个时候,我们要从自己本身中跳出来,只是旁观,不做任何评判。

    首先,欲望是人人都有的自然现象,无法抹杀。欲望没有好坏,但人因为欲望而产生的行动有好坏。

    其次,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欲望而羞愧。圣人也有欲望,普通人与圣人的差距在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最后,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欲望,正视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跟着自己的欲望走,要不受自己欲望的影响。

    就像山就在那里,没必要视而不见,也没必要一定把它搬走,更别想着要占有它,不许其他人路过或爬山。要适应山的存在这个事实,让自己的生活因为山而变得更美好。当你静静地坐在山边,吹着微风,望着远方,什么也不想,你的心会变得特别的宁静。

    已知里找不到未知

    当我们被问到熟悉的问题,我们会很快作答;当问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下,从记忆中寻找过去读到的、思考过的知识以及过去的经验中,搜寻相吻合或比较接近的答案;要是被问到我们不知道的,我们的记忆中没有相关的概念和记忆,我们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胡说八道,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沉默假装深沉。

    其实,回答不出是正常的,因为已知里找不到你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只要诚实地回答“不知道”,那么这种无知就是你探寻未知的第一步。

    考试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会不会,你都要把空白填满;面试时无论别人问你什么,都要坚定地回答知道,哪怕你一无所知。然而这时错的,当一个人能真的到了说“我不知道”的境界,这表明了他的非常谦虚的态度。没有知识的傲慢,没有为了给人留下印象而给出一个专断的答案。

    当我们真正说出“我不知道”这样的话时,一切恐惧都消失了,因为一切认识、搜寻记忆的过程都停止了,不再向已知的领域去质问,心灵静了下来,创造力就出现了。

    阅读哲学书籍总是这样,虽然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我都认识,但却很难理解它现在的含义。克里希那穆提说,要做到真正的专心才能理解,而专注于他说的话,就是在已知中寻找未知,比较分析的过程,就是产生冲突的根源。

    想要攀上一座山的山顶,发现山顶上有什么,就必须登上山顶。只是坐在山脚下,思考,要在山顶建一座寺庙或教堂,为这些事情而兴奋,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必须要做的是站起来、走起来、攀登、前进、拼搏、到达山顶,然后发现未知。

    但我们大多数不想这么累,我们满足于坐着思考一些我们未知的事物。这种思考,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寻找真理,其实这种思考是毫无价值的,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惑和痛苦。

    亨利 米勒说,克里希那穆提是我知道的唯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

    乔治.萧伯纳说,他(克里希那穆提)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

    纪伯伦说,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克里希那穆提与别的哲学家不同,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他的指引下,我发现我对于自己非常的陌生,很多从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被颠覆了,理想和信念如果建立在错误的基石上,随时都会倒塌。彷徨无助的心灵,需要导师的指引,克里希那穆提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他将指引我找到“我自己”。

    研读哲学,学会思考 “每个人都必须独立思考,不可依赖别人。”这是我从自己的经验中学到的教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是人类为了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行船而为自己寻找指南针的作业。用现在的话说,读书就是制作自己的人生导航系统的工作。

    《成为自己:找回生命本来的样子》,正是这样一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身体病了要看医生,心灵病了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o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