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讲的是人类感情的偏好。一开始作者就用两个例子说明了我们对待不同事件做出的差异巨大的行为。
一是讲人们为了一名堕入深井的小女孩杰西卡捐助了70万美元。
二呢,是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有800万人遭受杀戮,但此事件得到传闻宣传和捐助的数量却远远小于事例一。
为什么呢?按照理性思维,人们应该为更严重的伤害事件捐助更多的钱,事实却恰相反,通过科学家不同的测试,发现,如果我们听到的信息如果没有具体到个人信息,我们就不会有很强烈的同情心,结果就很难采取行动,称之为“可识别受害者效应”。所以我们愿意付出金钱时间和努力帮助可识别的受害者小女孩杰西卡,而面对“统计数字”的受害者数十万的卢旺达人不采取行动。
再深入研究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啥呢?据说是因为与人的三种心理因素有关:
1.密切度。我们需要与受害者接近,不但是空间距离的接近还意味着一种亲近的感觉,特别是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密切度决定了你愿意帮助的对象。
2.生动感。声泪俱下的描述或者亲眼看到小女孩在水中挣扎呼喊救命,会让我们感受到同情求助,会马上采取行动。
3.“杯水车薪效应”。一些大事情例如某个国家的水污染问题,大家会觉得,只有我一个人的力量,能起什么作用呢?所以索性不付出行动。
综上所述,实际上,理性思维可以客观冷静解决事实上更应该帮助和捐助的大问题,可是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而我们自发的捐助行为又来源于感性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钱应该花在哪里?更有意义的地方还是能触发我们同情心但是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具体小事件上呢?因为有时候,应该帮助别人时没有帮,但我们为某些受害者出头时又是不恰当不理性的。
比如说在下一次灾难到来时,立刻有一个具体人物形象的生动挣扎受苦描述;比如说为某种罕见病募捐时,能想起自己身边某位亲人也有同样的困境;比如说提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例如佛教里的谒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这本书每看一个章节,都有不同的认知产生,会对身为人类的自己不理性的部分有更多的认识,也许以往对感性的认知只局限于感情上,现在能全面地了解到人的各种非理性理性行为如何对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虽然“冲动是魔鬼”,可是知道了“魔鬼”的规律,也许“魔鬼”也能为自己所用,创造一些“天使”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