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历史上不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没有做过大的王朝的首都,但是,福州历史上做过几次临时政权的首都:
一闽越国时期,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首次农民起义,无诸率闽越兵北上,跟随诸侯反秦。秦亡之后,项羽掌政令,不封无诸为王,同年楚汉战争爆发,无诸率兵协助刘邦打败项羽,公前元202年,无诸被封为闽越王。于是,他建造了福州历史上最早的城池——冶城,这是福州历史上第一次为都城,也是福州建城之始。
第二次:五代十国时期
唐末五代时,王审知率军从河南入福建,占领福州,泉州,建瓯等地,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公元911年,后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公元957年,闽国为南唐所灭,这是福州第二次建都。
第三次,南宋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鲜为人知的御道街,在福州南郊林浦村,赵昰在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戴下,从林浦绍岐潭上岸,驻跸村中,年仅11岁,号端宗。
现在林浦村中的泰山宫,就是当时端宗的皇帝殿。此街长不及百米,尽用石条铺设,街头竖有下马碑,还建有谯楼和更楼,供巡视兵卒休息,当年削平高山为御林军驻扎操练,元朝,改皇帝殿为平山堂。明初,在圮毁的遗址上重造了金碧辉煌的殿宇。正殿内,奉祀南宋高宗像及端宗立像,偏殿左右,立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全身坐像。村中另一处建太岁殿,塑有丞相陈宜中坐像。
村中许多长者至今仍称御道街为八闽第一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