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接近二十年前,我刚从一所大学的理工科毕业,在乍入工作环境中,感到既枯燥又诡异。我从偶然接触的一位学习哲学专业的朋友那里借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自己又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决定作出挑战性的一读,因为这两本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难懂的几本书之二呢。带着那样无知、粗暴以及一种自以为是的狂傲,我第一次翻开哲学著作,即便直到今天,我仍然说不明白,哲学到底是什么。
读完那两本书以后,多年以来,我就几乎没有再次读过哲学著作,我误认为我曾经已在康德和海德格尔那里攀登过高峰,还有什么样的哲学更有挑战性呢?这真是不小的代价。直到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的可自由安排时间暂时稍微宽松,我重新翻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竟然发现:我近于二十年前的阅读,和如今的阅读,对书中最重要观点的理解上居然是完全相反的!即便如此,在这次第二遍阅读完《纯粹理性批判》后,我也只是做到了阅读中不再卡壳而已,至于更高程度上的理解、乃至自觉运用于生活和工作,那就远得很了:从阅读到运用,这里似乎就隔了一层目前我还无法看清楚面貌的“鸿沟”呢。
《解释鸿沟》中的陈嘉映,是翻译海德格尔的大咖,也是当时特殊环境下,中国学者自我成长并向西方哲学破冰的孤勇者,这也是在我近二十年前阅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从而获知了的。《存在与时间》,我还没有机会再读第二遍,但我知道,当年我一定是读错了的。海德格尔的其他著作,近一年来我偶尔翻起个开头,尤其适合沉浸式阅读,所以也尤其需要大块的时间做保证,这是一个比较苛刻的阅读条件。但他的著作,给人一种重新思考和看待人生的视野和体系,而一旦完成阅读之后,在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中,你就很难摆脱海德格尔思想的印记。
我想,称海德格尔的哲学为“存在哲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适宜的,因为他试图让人们在存在的层面上理解和塑造自身,即便海德格尔本人并不认可他的哲学被称作“存在哲学”,而这种“不认可”似乎也符合海德格尔哲学的气质:毕竟将一种学说试图作出符号化、乃至机械化的命名与理解,本身就可能是与“存在哲学”中的“存在”二字相悖逆吧?
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到底处于什么地位?王德峰的一个见解大概是很中肯的。他说,“海德格尔曾经对马克思作了深刻的误读,这件事我是很伤心的,因为同马克思一样,海德格尔也是我最为尊崇的哲学家之一”。当然了,海德格尔当年站在了希特勒的一边,这又超出了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与讨论,那是另一番景况了:其行为的对与错当然一目了然,但试图对这样一个哲学界的大事件作出讨论,没有深厚的学识恐怕是抓不到要旨的。
回到《解释鸿沟》的第一集,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涉及了以下问题:
(一)时间
我们日常中,钟表里的时间是一种被技术化了的时间,并不代表时间本身,也就是说,时间的本来面目,完全不等于我们手表里的刻度,或者手机里跳动的数字。
按照康德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不严谨地说,大致可以被理解为人的两种内在感知能力,或者打个比方,它们是人们出生后就具有的在感知能力上的基础配置。而无论是环绕每个个体的生活世界,以及作为人类整体的世界,都是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演绎的。也就是说,脱离了时间和空间,一切将不再发生,它们是属人的世界成形的条件,是意义能够产生的先决。
也有哲学家说,时间产生于变化,人们在行动和实践所造成的变化中,真正地感知了时间,这是在另一个层面解读时间。所以,时间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是因为时间是每一个人的内嵌功能,是不以人的认可与否作出改变的;主观,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对时间的独特理解,每个人的独特生命也在这其上谱写,即便大家约定成俗的钟表上的刻度时间,也更多是一种技术上的主观划分。
(二)理性
人们是这样评价康德的,说康德的哲学思想是一座蓄水池,康德之前的所有西方哲学流向了这座池子,康德之后的所有西方哲学从这座池子流出。《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终极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尊严,其着眼点是让人们重新认识理性的崇高合法地位,他所采用的基本思路是让理性作出自我证明,也就是说理性的崇高地位是理性本身所内含的。
康德的这个努力为什么如此重要?是因为在康德之前,西方哲学吵成了一锅粥,没有人说得清楚“世界”存在的依据。有人说,这应该归于“经验论”,也就是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出于习惯总结、以及与之相关的想象或者联想等等,所有的认识需要以感觉为唯一可靠来源;持有“唯理论”观点的人们说,思维才是认识的根本,感觉只能够发现不可靠的现象。当然了,这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介绍只是在争论上作出的简化,实际所涉要丰富和艰深得多。
“认识必须符合对象吗”?这句话里预先设定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而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就是之所以产生以上哲学争吵的根本原因所在。康德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根本颠覆也就在这里,因为康德说,人这种生物,具有某些先验能力,这种先验能力,决定了人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一切都需要从人自身出发,而这门相关的哲学,在康德那里就是从《纯粹理性批判》来作为出发的——人的理性所具有的一些先验功能,如同一位大厨,它以自然界的“杂多”和“感性经验”为厨房材料,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流程之后,翻炒了我们眼中名为“世界”的大餐。总之,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这是康德哲学所蕴含的一项基本结论。
康德之后,作为一名崇拜者、继承者和批判者,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一些误区和关键核心做出了理清,其誓不甘休的工作精神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的。
回到《解释鸿沟》的第一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反思”?反思有哪些积极和消极作用?这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是以上可以作为思考和体会“反思”作用的一个背景。在这一集纪录片中,“过度反思”的破坏力被解释为:它通常只是被当做一项工具使用,而工具的过度使用,是有可能瓦解思想,以及瓦解作出思想的人本身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警醒。
此外,这一集中,点出了人们对理性这件工具开展运用时的误区,既常常陷入将科技/问题/工程进行分解或者拆解的思维和实践错误,即人们用分解这个概念代替了对理性的合理合法运用,从而连带将理性的内涵和外延的日常理解引向了歧途。从这个观点做反思,这的确指出了很多科研领域的现实弊端,既我们对理性的理解,太机械和太贫乏了,错以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采用分解的方式获取答案,这在很多方面都无异于刻舟求剑。正如纪录片中所表达的,对理性的真实运用,要放在所面向问题的整体情景中去理解,在“联系”中理解,并且这会让你发现: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有具体场景的,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一时的。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就我个人而言,绝大多数时候都有意无意地被“分解”思维所裹挟了呢。
(三)三段论
三段论的实质,是指向了逻辑理性,这是从苏格拉底的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的一件大杀器,它曾经为西方追寻真理的过程作出长远的服务,但也常常被宗教等用来作为说理手段,以便为包括中世纪在内的对信仰和权力的垄断而作出理论上的立法。直到马克思说,人类世界的本质是感性,而从来都不是理性,因为追溯来追溯去,每一项关于世界成形的具体相关内容,都要追溯至人类的每一项基本需求,是人的对生活的现实感性需求(包括欲望在内)才让世界呈现为一种对象,世界由此才称其为世界;而这种感性本质,在马克思的学说那里,就是关于“实践”的学说。
所以,马克思的学说,又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石破天惊的大事件。有意思的是,马克思本人是反对别人将其称为哲学家的,因为马克思认为,旧的“哲学”全部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而上学”,脱离了感性,脱离了实践,脱离了这个属人的世界形成时而依据的那个本真,故马克思从不愿意与之为伍。
此外,从马克思以后,人们再也很难说,“科学”仅仅是一门客观的学问,因为作为实践成果的科学,同样是人类某种欲望的产物,它是应人类某些阶段特定的需求所发展出来的,也是应人的某种特殊需求而所要作出服务的。
王德峰说,真理分为两种,一种为客观真理,也就是从主体/客体这种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的真理,这种在纯粹科学中得以用到,比如数学等。另一种真理为实践真理(原说法已记不真切,暂称其为实践真理吧),或者笼统地理解为生活真理,这种真理就是从人的感性需求出发,或者说从对人的感性需求的理解与认识出发,来进一步理解这个被人们的实践生活所对象化了的世界。
中国的慧能和尚,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典型的文盲出身;但慧能能够对禅宗独创一支,并且受到中国文人的尊崇,他对“真理”的“悟”和“说”却是不假文字,不以僵化的形而上的理论为迁就,的确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呢。慧能说“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脱离了对人本真的体察与认识,谁又来察觉和赋予“动”以“动”的内容和真切意义呢?
认识人,回归人,是每一个人所要逾越的鸿沟,即便我们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产生过主动意识,可这个问题及其所反映出的鸿沟,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而人类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每一次解答所作出的努力,正以诸多更为细节的方式熏染和牵带着作为个体的每个你我,无论你我是站在自身的正面,还是站在自身的反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