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墨锦在简书上的第【1】篇随笔,关于集体缅怀江苏高考的碎碎念。
关于一场集体性批评与怀念
曾经有一阵风刮过,十三大市,多有民怨沸腾,"减招"批评,"难度"批评,"质量"批评。
现在另一阵风刮过,考完的18届,17届,16届往上等等。几乎可以说同样一批人,集体"缅怀"那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语文题,多少泪水换来的英语血统,精义满满的"素质熏陶"。
我一介被"制度"这把钳子"夹痛"的文科生,似乎没有向以上两种情绪痛苦哀怨而靠近的权利。
很抱歉,里外不是。
很抱歉,身为一个"遗弃者""孤立者"还想用以下这些闲言碎语来排遣心中积累了两年半的苦闷压抑。
作为在公办院校的(不管双一流还是双非)"胜利者"的你们,你们的情绪或许已经开始流动。我一个某市重点文科试点班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没把握住,没有复读,最后仅仅获得的是"民办学院"的读书权利,没有保研,没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没有那么好的人才交互平台,只能看着列表里进入"挑战杯"的空留自我兴叹的余味(只有看的份,没有参与的份)。到头来,留下的是默默的自己,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为格言,做着省级指导项目的课题而用"既来之则安之"一遍遍说服自己。我知道一点,我现在仍然不足够达到与感叹制度消逝的你们同样优秀。
教育总是与时俱进的,制度也是,人更是。我无权去评论这些"集体性批评与怀念"观点好不好,至少我想是"有人文的教育模式(即教资里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状态下的的实现方式,适合江苏的相对公平能否维持运作(我身后同届九万五千余文科生中有六万五千余个连双非都未能踏进,应该是在我出高考成绩后折算过一些比率有一条说说)。
如今我怀念的,已经不再是制度给我的伤疤状态,更不用说不会是这些人文的"缅怀"状态。我会始终记得姚老师,郑老师,王老师,徐老师,章老师等等真正言传身教的"人文"的模样和母校"相信每一位学生"的那样情感状态。只要我不辜负对母校的爱和大学已经两年半的成长,我这个"残次品"这辈子止不住的"怀念"也守得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