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跤吧,爸爸》无愧神剧二字,轻松诙谐,积极励志,观影途中不忍泪目几次。看罢,我简直抑制不住地想给九岁的祝小包猛灌一罐心灵鸡汤,未及说至正题,祝小包言简意赅道:“妈妈,我觉得那不是吉塔的梦想,是她爸爸的梦想而已”。
的确,吉塔姐妹的摔跤之路并不是因为她们自己的选择,只是一次跟邻居小孩打架大胜而归,就重新燃起了爸爸将自己的摔跤之梦延续到下一代、为印度培养出世界冠军的希望。从此姐妹俩被迫走上了刻苦训练的道路,剪短发、穿男装、早起训练、忍受旁人的侧目……她们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爸爸不断不近人情地镇压。直到吉塔姐妹听到同龄待嫁新娘的心声:“我真的很羡慕你们,有一个如此为你们付出的爸爸。”;直到吉塔在输掉第一场比赛时豪气干云地问什么时候再有比赛;直到吉塔一路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姑娘成为开创印度历史的神话。
到底是谁的荣耀?谁的梦想?
祝小包开始学琴时6岁,同吉塔姐妹一样,并不是因为她在某一天突然坚定地告诉我她要学钢琴。而是我不断潜移(qiang~)默化(po~)的结果。一起欣赏钢琴曲,看演奏的视频,听一些音乐会,如此这般很久以后,对于要不要学琴的问题,总算如我所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是她自己有意识的选择吗?我承认这完全是被引诱的结果。如此说来,我比摔跤爸爸还要武断,起码他是发现了女儿在摔跤方面的过人禀赋的。
我知道祝小包并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只是希望她未来的人生能有一样跟音乐有关的爱好,还希望她能在漫漫学琴之路中磨炼出坚韧不拔的品格。任何事情要想成功,没有刻意的反复练习永远不可能成事,所以,祝小包一旦上了我的贼船,我就绝不能让她轻易下船。
可是,这艘船一起航就挑战不断,哭闹、拒绝、冷战、耍赖,各种花样轮番上演,把这艘船搅得摇摇欲坠。我则是十八般武艺用尽,头好疼,心好累。
祝小包可没有一个懂事很早的朋友告诉她“好羡慕你,有这样的妈妈”,一语击中她的灵魂,燃烧起她自己的无边斗志,我必须修炼自己的独门秘笈。
在跟祝小包吵吵闹闹跌跌撞撞地磨合三年之后,我总结出一个“对付”她的四步曲:
第一步:管好我自己的臭脾气,不急不躁不恼;
第二步:感受她的感受,允许她的臭脾气;
第三步:一起制定练琴计划,分解成若干具体的小目标;
第四步:在小目标达成的时候,不要吝啬赞美,重点描述过程中她所做的努力。
讲真,这四步曲我现在也并不是用得炉火纯青,我们偶尔还是会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唯独让我庆幸的是,现在问祝小包是不是喜欢钢琴,仍然得到肯定的答复。这三年,总算把我的希望真正变成了祝小包的梦想。未来的路,我也会像摔跤爸爸一样在你偷懒、想要放弃的时候强迫你,不过我会努力温柔温柔再温柔地强迫。我陪着你一起像小乌龟一样慢慢爬,偶尔路上打个盹,但是永远永远都是往前走的,直到有一天你不再需要我的陪伴。
努力吧,我的小包砸,你的梦想终将成为你的荣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