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写海底捞的文章、书籍多如牛毛,把海底捞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写的非常神秘,我不知道写这些文章或书的人是真心的觉得海底捞好,还是为了蹭热点、赚稿费。
多年前我曾经在北京吃过一次海底捞,当时没有感觉到它比其他火锅店有什么不同,唯一留下的印象是多种蔬菜可以拼一盘。前几天第二次去吃海底捞,感觉其服务工作做得确实比其他火锅店好。等位期间的免费饮料、小吃,赠送的小孩玩具、眼镜布、新鲜的水果,随时都有服务员的招呼等都见识了。印象最深的一是他家火锅的热气是在锅沿就被吸走了,热气不会扑到人脸上。二是居然有小婴儿床供使用,这是在外面其他地方从来都没有遇见过的。
海底捞的服务水平确实比其他餐饮企业要好,但是买单时的价格也是其他同类火锅店的大约2倍。它服务工作之所以能做的那么好,前提是服务人员配备的多。服务人员多,经营成本就高,产品价格相应也提高了。因为价格高,定位就定在中高端市场,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波特的竞争策略有三种,差异化、成本领先、专业化。在同一个市场里,企业无法同时选择多个竞争策略,无法做到既差异化又成本领先。但是在不同的市场里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在华为和思科的竞争中,华为就做到了既差异化又成本领先,原因是中国的人工成本低。当时美国1个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可能相当于中国工程师的2倍,但美国1个工程师的薪酬相当于中国工程师的4倍。这样,华为就可以投入3倍的工程师去做同样的产品,做出的产品比思科的好,成本还比思科的低,最后华为赢得了竞争。
海底捞的经营模式其实就是波特的定位理论和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例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也没有能做到既差异化又成本领先。所以他不比路边大排档火锅店采取的成本领先策略高明多少。那些作家和写手把海底捞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写的那么神秘,要么是自己傻,要么就是假定读者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