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场景革命这本书,会对书中某些场景有所共鸣,如加入 Uber 的兼职司机,收拾好一天的疲惫,下班时打开Uber,载几个附近的乘客再回家,可能因为赚钱,也不全是为了钱,可能是一种排压,可以和不同人聊天,获得不一样的收货;又如爆米花定价逻辑--两只手同时进入一大桶爆米花中,这种微妙的刺激难以言喻,伴随碳酸饮料的可乐一笑中,无论是爱情片,或我见犹怜,还是恐怖片血脉贲张,距离都会被迅速拉近。以上场景是影响我最深的,但并不是全部。
初读这本书,有很多疑惑,好像这么书不知道写什么,只收获一些能产生共鸣的场景。为了解惑又带着问题从新看了本书,发现本书脉络还是很清晰的,如我们想为某个产品打造一个场景,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本书提供了理论基础,那我们就会知道支撑场景有四要素:体验美学,空间链接,社群,数据。
如若让我自己定义场景,应该只是一个画面,或多或少只有四要素其一或其二,但看过本书后,如有机会做产品的话,就会让我的产品场景尽量体现以上四要素。
那拥有以上要素的场景又是怎么办到呢,本书也专门提 供构建场景的方法论:
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流行即流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拥有以上方法的碎片的,但并没有上升的理论层面,如分享即获取,和我们传统文化先予后取是吻合,如你分享了你的观点,他人认可了你,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你的观点的消费者,如果你的受众很多,如吴晓波老师频道一样,那他的价值将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个人想对这本书的书命谈点个人的看法,本书名叫场景革命,革命在汉语字典的意义是: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套上以上定义我不知道是否确切,但从本书的脉络和所表达的意思看看本书更像是教我们如何做营销,有点像策划方案,貌似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是如何让某个商业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的让顾客买单,似乎取名为场景(产品)营销新思路、互联网营销新理念(思维)更适合。
第二篇
今天静下来再次翻开这本《场景革命》。和平日萦绕在耳边的许多声音融合在一起,似乎能品出点味道了。 什么是场景?什么是革命?革谁的命?又为什么是场景?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们面临的是怎样一个新时代? 想起老爸讲物资匮乏的供销社年代,人们走到柜台都是问,有没有钢笔?能写不?能写就来一支! 解决了物质生存问题,人们就自然地意识到,我是不同的。 后来社会协作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物资也就越来越丰富,钢笔还是钢笔,但色彩更丰富了,样式更精美了,材料和样式都脑洞大开了,还能代表不同身份,不同用途。更多更细腻的需求,井喷出来,并被大的社会化协作给满足。钢笔不再是简单的钢笔了。这就是那时的场景,那时的革命,那时的场景革命,30 年激荡的影子犹在。 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com 和.net时代,门户逐渐占了纸媒的上风,人们会为有一个邮箱,QQ,一个博客,一个大 V,能网上点播,能更快速看到更外面的世界,……,兴奋不已。 解决了信息生存问题,人们就自然地意识到,我是不同的。 十年之后,你认不认识我,我仍然不认识你。信息却已经相当丰饶,足不出户尽知天下 S,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被一个胖纸占满。信息技术越发完善,能够光度连接一切。
所谓场景,就是一个一个无穷无尽的个性化需求被任性满足的手段和方式。因为连接成本实在是太低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信手拈来。
所谓革命。革的还是思维的命。
传统的思维里,吃饭,先得买菜。去,买回来,做,吃。每一个环节都细分成一个大的产业,各个独自提供模块化的产品和服务。各自闭门造车,相互竞争、防范、YY。
现在的思维是,首先梳理你的需求链。买菜是为了吃饭,这是物质需求。和谁一起吃,这是社交需求。吃饭得有场所,吃什么怎么吃,这是自我存在感的需求,你在表达我对世界的态度。大家都要吃饭,能不能整合到一起,这是成本控制需求……把这些需求打包人性化的整合到一起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并把它完美的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场景。
从前卖方为王,像旧时候地方军阀一样,把生活元素单个的包揽和控制起来,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价值服务体系崩塌了。 现在买方更任性,追求个性化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 同时,也就更感性。
通过场景感,从冷冰冰的军阀老爷的管制式消费,切换到到处都以我为中心的人性化角色转换。懂我说的,懂我没说的。场景设计者都考虑好了,能让我秒懂,结账比从前毛爷爷的方式还简单。 把一切资源的界限和边界打垮,用更人性化,更精细,更高效的方式重新高效连接起来,重新塑造和适应全新而细腻的需求。 这就是跨界,这就是新的场景,这就是革命。
第三篇
原本隐约意识到的,“随着技术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不能被满足的人性深层次需求-社会属性的需求市场被挖掘出来,被作者开头语精炼的细化了:“物联网崛起之时,到底什么是新的入口,微信公众号还是 H5?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逻辑和以人为中心的营销逻辑到底有什么不同,原来的人、货、物是用户、产品、平台,现在的人、货、物是不是意味着社群、极致单品和新场景的连接?一系列的颠覆让我们开始正视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类创造方法。”
从微信群入口囤老罗的新书在淘宝缺无人问津,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无数小众化群体热闹地存在着,却又不被大众所熟知。从这个意义看,这些小群体都是封闭的,和微博相比比较难被外面的人关注到,为什么微信又比微博发展的红火,是关系,是信任文化,我的担心,微信的强项信任关系是否也同时是他的弱项,这是一种封闭,保证了安全感 可也导致了不容易扩散,从这个角度来看,可否认为微博更有前途,因为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微博在打造社群方面通过公共频道和排名来做的话是否会更有生命力,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如果我通过微博去查找现在排名比较靠前的社群和通过微信去查找,应该是微博更加便利,更方便举旗号召天下志同道合之人。可以这样理解吗?那微博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月饼他人支付、多人代付是从流量到关系,从价格敏感到价值敏感,社群标签,达人推荐,无论是实物、信息、视频、图文,商品不再是物的产品,而是基于场景的体验。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了商业的胜负手。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 可以忘掉所有的场景理论,重要的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关于同样对消费者免费也对企业免费的方案,恐怕不适合于企业用户,说穿了,场景革命是满足了人的社会需求,毕竟企业不是个人,而通过免费组建一个生态系统,形成跨界再来寻找盈利模式,这个还得看情况。
对于以企业为客户的公司,要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上,而且是一系列的整个产业链的解决方案。
判断一个场景是否有传播能力和动能,有以下三个标准:第一,是否有内容,让人有转发的欲望;第二,是否足 够真实,让人有体验的动力;第三,能否形成亚文化的人格,让人感受到一种温度,愿意参与和亲近。
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不仅是对形象的感知,而是对品牌的故事、温度、人格等综合维度的感知。 河狸家选择从美甲切入上门服务,高频服务有利于维护用户的黏性,通过高频场景获取用户,通过低频场景获取毛利。 支付宝的十年账单就是在讲故事,让每个人欢喜、感动,以及引发对未来的畅想,让支付宝从冷冰冰的支付工具变成了美丽人格化的品牌。相反,其他的工具类 APP,无法实现与用户情感的连接,如杀毒 APP,优化 APP 等,附加的情感意义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基于功能的沉淀,这是支付宝、美团、美图的启示。从广度向密度转化,增加附加值。网易新闻客户端之所以能胜出,恰恰是因为,很多人看网易不是看新闻而是看评论,交互和参与能够形成场景力。什么样的应用形态、是不是线下的入口,对于移动应用来说都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形成高频场景化的能力,重度场景化的能力和密度场景化的能力。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