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究势,即笔势、体势、布势。众画结合之势为“体势”,字与字间章法之势曰“形势”,按一定的书写规律,再随全篇书写之气势流动变化,自然而然地对每一个汉字的笔画、结构及布局进行多变的安排为“布势″。
乙瑛碑
《乙瑛碑》的结体变化丰富,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其结字看似规正,实则巧丽,字势向左右拓展,书风谨严素朴。
(一)字形各异
由于笔画的种类、多少、排列不同,形状会发生很大的一变化。长形字即横多竖少,上下层叠的上下结构字形,宜长。其左稍低右稍高,符合人视觉习惯。
汉隶隶书
斜形字
在隶书中,按照字的本身形状,往往取其字之某笔或某部分之势,故作偏斜,使全字有灵动之势。
扁形字
隶书笔法多扁,取其平势,多横长竖短,撇捺伸展。隶书字形多为横宽而竖促,故书写时写作扁形。
隶书结字扁形
(二)、同字异形
(三)同字异形《乙瑛硨)中字甚多,相同的字往往有不同的形态,有不同艺术效果。其变化的方法,可以是用笔的轻重不同,也可以是收收|的方圆不同,或是布白的疏密不同,或字的取势不同,成省减连带程度的不同。
这些字在用笔、结字方面都是精心安排,使字字不同,方圆、粗细、欹侧,出锋藏锋之别,同旁异形之变,极尽变化。其变化中有统一协调,浑然天成,极具趣味。其字形抑扬变化,连贯穿插,自由活泼,书家往往用丰富多变的字形结构体现自己的精神。同一字形有着不同的写法,更加能体现书写者的情感和心境,书写者通过书写出来的文字展示着不同的精神面貌。
历代名碑
《乙瑛碑》的结字虽然有规律,但并没有走向程式化,同样的字在此、在彼的面目一定是不雷同,甚至是迥异的。临写时,多多揣摩,应用时方能信手写就。
“十”字前者细高秀美。后者扁平稳健。“年”字笔画粗细不同,气场两样。“事”字前者重厚,后者清疏。“石”字前者细秀而用省笔,后者朴拙。
细高秀美
“字”字前者扁,子旁稳实,附于冠盖之下。后者秀美长大,子字一笔有飘飞之势。
“高"字前者紧凑,一横平长;后者比例均匀,中规中矩。
蚕头雁尾
“头”字结构相似,只有用笔轻重及细微处稍有不同。
“祠”字前者结构松,笔力劲利。后者结构紧,笔画圆转。
“令”字前者与后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最后一笔的竖短长之变化。短者含蓄,长者秀逸。
“故”字似同实异,全在细节变化,笔笔不同。
方圆兼备
“司”字前者折笔成方,后者转笔成圆。前者横画安于本分,后者横画长出于外。前者取正,后者成斜。
“通”字前者笔画细致秀气,后者笔画粗而字形方正。
(三)、同画异态
1、笔画点多,数点并列,大小方向皆具变化。
2、笔画折多,数折并出,有直有圆,角度多变。
3、笔画横多,数横并列,各个不同。
横画偏多
2、笔画撇多,数撇并出,姿势各异。
撇画偏多
《乙瑛碑》的艺术个性鲜明,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匀适调合,章法规矩合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