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孤独,很多人都不喜欢它,因为孤独意味着没有人陪伴、内心寂寞空虚、没有归属感。长期的孤独,甚至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说,孤独会让人的“精神熵”增加,使人的精神能量不能聚拢到一起,进而变得十分涣散,心情烦躁。
但是,在当前,孤独似乎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很多人都无法避免孤独。既然孤独是无法避免的,那与其抱怨和逃避孤独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如学会和孤独共舞,发掘孤独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在上文,我提到了“精神熵”这个词。这是一个心理学从物理学当中吸取养分而造出来的词,指的是精神的混乱程度。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孤独会使人的精神缺乏来自外来的刺激,进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于一点,导致精神无序等一系列不好的精神方面的后果。所以,要学会和孤独共舞,首先要想办法在孤独中降低自己的“精神熵”。
事实上,降低“精神熵”的方法有很多,阅读、练字、跑步、钓鱼,乃至养花种草等活动,都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降低精神的无序状态。只不过,无论是阅读还是练字、跑步、钓鱼、种花养草,一个人在短期内可能无法从中体会出快乐的因子,因而无法坚持下去,也就没有办法利用它们来降低“精神熵”。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并不是这些活动不能降低“精神熵”,缓解孤独,而是我们人不一定能好好利用这些活动来降低“精神熵”,缓解孤独。
对于孤独,除了缓解,我们还能利用开发。在觥筹交错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看着很热闹,朋友很多,但每天深夜曲终人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酒肉都是穿肠过的,所谓的朋友也不见得都是真心的。而为家庭焦头烂额的时光中,我们也会常常抱怨丢失了自我。虽然我并不想说朋友都是假的,家庭也不值得我们付出,但是,适当的孤独,对一个人心灵的沉淀来说,是必要的。
很多优秀的写作者,喜欢清晨早起写作。因为在这个时候,世界还沉浸在睡梦中。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打扰他们,所以,这些写作者的文思会如泉涌,日常在脑海中潜伏的思绪都会跳出来,日常混沌不堪的想法也会变得清晰。事实上,不仅仅是写作,很多别的事业也一样,要做成功,就必须学会在孤独中沉淀自我。
要我说,对于孤独,虽然有种种的不好,但我们在追求关系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让自己孤独,并且学会利用好孤独。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平衡,才会更有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