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同季节读不同的书

不同季节读不同的书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22:24 被阅读0次

    想起中学老师课堂上的话:“这班孩子,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朽木不可雕也,完全忘记了什么是读书季节。”课堂下人一愣,读书季节?读了孔子“三季人”,才知道自己确实不知道。

    体验的集合。傅佩荣荣认为,每个人可以依照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不同阶段,以及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而选择读不同的书。

    “春夏秋冬是四个季节,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也是四个季节。念书要配合你的生命阶段。”傅佩荣开的书单有八本,中国四本,外国四本。他说,春季读中国的《论语》、外国的《泰戈尔全集》,就会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夏季读中国的《庄子》、美国作家梭罗的《湖滨散记》,通体清凉;秋天看《老子》和房龙的《宽容》,会发现万物有荣有枯;冬天温习《孟子》和尼采的《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

    仅八本书有些枯燥,但能够读透很难得,可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各种经验,理解人生智慧。傅先生读书无数,本意是希望读书人聚焦,从经典中得到真正收获。


    人生的季节。人的发展和自然一样,也有春夏秋冬,时令不同,感受不同。读书自然也要遵循规律,得到相应收获为好。金克木先生的书名《书读完了》,让人绝倒。金先生先列举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然后是论语孟荀老庄,认为这几部书读完背熟了,朱熹王阳明的书才好看得懂。

    道理人人都懂,做到的却少。当年傅斯年丢给金先生一本拉丁文的《高卢战记》,金先生凭着一本拉丁文字典愣是啃完了,拉丁文也学会了,这个几人能够做到?

    读书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困惑,认清人类丛林历史法则,想掌控自己的人生。

    叔本华说:“那些头脑天赋极强的人,他们应该去解答重大的、涉及这个世界的普遍和总体方面的,因此是最困难的难题,所以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扩展视野,但也要始终关注各个方面,以免朝着一个方向走的太远而迷失在某一专门的、少为人知的领域里面。”

    在你的季节里,多读真正能够提升自我的书籍,那些经受过时光考验的书。


    不执著的读书。有人会怀疑,这些书有何用?很多知识不是用的,生涯规划与人类自然生命自然发展的阶段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不应该把生涯规划放在社会成就上。生涯规划完全着眼于社会成就,就会太过执著,汲汲于外在功名利禄。功名利禄可有尽头?

    傅佩荣教授提到:“我平常建议,三十岁以前学儒家,四十岁以后学道家。四十岁叫做中年,中年的时候发现你一辈子努力奋斗,不见得跟你想的成果是一样的,就发现这个世界不见得有公平正义,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
    这个时候你还要怎么活下去呢?就要用道家的道来看,因为道代表整体。道家思想有一个好的效果,让你摆脱情绪的干扰,对于喜怒哀乐呢,可以放在一边,他不是无情啊,但是他的情感不会影响内在的自己的生命。

    对外在的社会成就最好抱着随缘态度。有机会施展抱负的时候,尽其所能发挥。若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也不需要过去执著,不妨想其他方面发展,只要做力所能及,都可以贡献一己之力。


    爱惜你的季节。柏拉图所谓“三不朽”是指生物性、社会性和心灵性。这比儒家立言、立功、立德要显得更符合逻辑。最终人是要为了心灵活着,让心灵满意。

    大多数学者都是保持相对单纯的生活,奉行“四不一没有”的政策,不碰政治、不上电视、不应酬、不用电脑、没有手机。

    “人要记得自己生命有限,时间很宝贵。我很爱惜自己的时间,从不勉强去做别人都要做的事情。这样才有时间念书,就这么简单。”

    知识的富有,智力的优越,在季节面前无足称道,每个人都要面对自身。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不管什么季节,都是你的季节,和所爱的人一起,读所爱的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季节读不同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mo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