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我的生活从小也算是颠沛流离,好的是,在经过母亲和外婆的努力,我也算是有了稳定的生活。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在老家这个小镇上生活,所以我从小便和外婆生活在了一起。
我觉得婚姻的不幸仿佛是有家族的传承,就如同我外婆也是和外公离了婚,而我妈和我爸也是离了婚。
我的外婆在这个小镇上也是个名人,因为神经衰弱的原因,从小学教师的工作毅然离职,开起了茶铺。当时的小镇不大,也就两条街道纵横,因为街道的商业布局,所以一条街道叫烟市,贩卖者农村老者爱抽的叶子烟,一条街道叫茶市,是专门为赶集的人们提供茶水服务,而我外婆的茶铺开在了卖烟的烟市上。只是后来我不知道,做的好好的茶水生意,为什么我外婆选择了改行,做起了小面的生意,并且也曾风风火火了一段时间。
外婆的小面生意,我大概记得是九八年左右开始营业的,作为小镇上少有的面馆,一开业也是吸引了小镇上不少人的驻足和尝鲜。外婆刚开始的售卖的品种也比较多多,诸如三鲜面、海鲜面、排骨面、红烧牛肉面、杂酱面、干臊面还有清红汤的抄手,后来因为四川人偏爱咸鲜麻辣的口味,最终保留在菜单里的口味也就剩下了排骨面、牛肉面、干臊面、杂酱面和抄手了。
其中,清汤的排骨面反而成了面馆的招牌,从此我外婆也留下了唐排骨的名号。
外婆排骨面的浇头,是先炸后炖的大酥排,剁成段的排骨裹上蛋液、淀粉以及其它香辛料混合而成的面糊,放进烧热的复合油里油炸。那时候的我喜欢站在一旁看排骨在油锅里翻转和沸腾的样子。外婆和的排骨炸衣裹的是恰到好处,排骨上的挂浆只是浅浅的一层,因为调料和鸡蛋液混合的极好,所以炸出来的排骨表面金黄且酥脆,经过高油温的封锁,排骨肉汁也被炸衣牢牢的锁住,一口下去,咔嚓的爽脆加上鲜美的肉味,也是对周围的街坊邻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炸熟的排骨待冷却后,统一放进了密封的袋子里扎紧,以防止油炸的排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回潮变质。待第二天的凌晨5点,外婆会准时起床炖排骨。
炖排骨的汤是很简单的生姜水,一大锅的生姜水其实是在外婆头一天入睡前已放置在蜂窝煤炉上煨着,直至第二天清晨5点。因为生姜水在微微火苗上长时间处于保温的状态,所以浓郁的姜味已融进了水里。
清晨5点,外婆会准时将头一天油炸好的排骨倒进熬制了一宿的姜汤里,原本清澈的姜汤因为排骨的加入,顿时在汤面上漂浮了一层诱人的油花儿,而透明的汤色,大概经过2个小时的炖煮,也像奶白带点儿姜黄色过度。
“唐婆婆,煮碗排骨面,二两。”在得到食客的要求之后,外婆揭开煮面的锅盖,熟练的抓一把水面,潇洒的抛进了锅里,拿着约半米长的长筷在沸腾的锅里迅速的把面条给划拉开后,就开始在在碗里放着佐料了。
排骨面的佐料极为简单,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香葱沫并无其它。在面条快熟的时候,在已经放好佐料的碗里加上一勺炖排骨的原汤打底,挑面入碗,最后再面条上浇上快要脱骨的排骨,一碗为取悦食客空了一夜饥肠的排骨面就热腾腾的呈上了。
一碗排骨面就这样开启了小镇生活的一天。
后来长大了,俨然有好多年没有吃过外婆制作的排骨面,心血来潮,想要复刻外婆排骨面的味道。时代在进步,为了满足更加挑剔的味蕾,我选用了更好的排骨,用了更丰富的调料,甚至在汤底加了香菇,加了虾米,但是味道却始终没有那时外婆做的那么醇厚。
所以,外婆,如果真有下辈子,我还是要吃你煮的那碗排骨面。
先炸后炖的排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