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徐杰老师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很是震撼,下面是摘抄:
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普遍不会“读书”。通顺、流畅、字正腔圆地读书,已经是初二初三的孩子了,他们几乎做不到这一点。1.勇敢自信地说话,2.字正腔圆地读书。这两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
你们就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把一篇篇课文读像样,鼓励学生大声而自信地说话。
这是语文老师能做的、而且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我说:他们将来不能读高中,但他们一定要约会的,要接触社会的,要跟人交往的,如果连一句话都说不连牵,都不敢说,这不就是废人了么。
“1.勇敢自信地说话,2.字正腔圆地读书。”做到这两点难吗?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有些时候会叫学生来读题,或者念一下学习目标。你会发现,成绩好的孩子读起来是“顺溜”的,成绩不好的读起来会磕磕巴巴,断句都不知道应该在哪里。比如一行字的末尾是“正”,数学课上大概率你会猜出后面是“方形”,“正方形”三个字连贯的念出来不难吧,可学生念出来的会是“正~~方形”。他这样念下来,让你很难想象这一遍题目读下来对他而言有多大意义,他能从题目中获取多少信息,提炼出哪些数学语言?
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三会”,其中有一条就是会用数学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的解读,我对“三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记住“三会”的小窍门,先要用眼睛去看,然后用脑子去思考,最后用嘴巴表述出来。看到后,经过思考表述出来,即用眼、用脑、用口,“会看”、“会想”、“会说”。事实上,“三会”虽然各自单独表述,但本质上是共为一体、不可分离的关系。
结合学生读题磕磕巴巴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磕磕巴巴是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不顺畅的一种现象。再追究一层,是他“数学的眼光”不到位,老百姓讲“看”不过来。为什么看不过来?是“数学的思维”不到位,“想”不过来。
课标解读中这样说:
大众数学的理想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数学就一定要属于每一个人。但这个理想一直很难走进数学课程的现实。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会困难重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认知方面的,更主要的应该是我们找不准让这个理想走进现实的切入点,确切的说,数学课程本身好像一直没有把哪些数学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搞清楚。
2022版课标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把数学语言作为核心素养,通过数学语言一下子找准了大众数学走向数学课程的方向。
因为语言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毫无疑问,数学语言也应该属于每一个人。
如果掌握不了必须的数学语言,某种程度上就像生活中遭遇的语言障碍一样,个人的生活职业与发展肯定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把数学语言作为核心素养、事实上促成了大众数学理念与我国数学课程融为一体。
真正把数学语言重视起来,顺应数学语言已经大众化的趋势,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就是大中数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以数学语言为课程目标就是大众数学理念融入数学课程的具体行动。
至于具体该怎么行动,如何在课程领域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更多的是,期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语言的重视。只要能理解数学语言的内涵,积极为每一个学生的“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交流互动一下”拓展教学空间,就是怀揣大众数学理想的具体教学实践,沿着这样的思路,围绕数学语言的大众数学之路,就一定会变得开阔起来。
2022版课标最重要的变化是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标准体系,把“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三会”之一引入数学课程,充分体现了这个变化的创新意义。这个意义,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