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周末,我从拙政园出来,旁听了两曲苏州评弹。
琵琶声脆丝丝入耳,书生伴奏,旗袍美女吟唱,吴侬软语真心好听。一下子让我想起几年前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十三个旗袍女子唱着《秦淮景》迎面款款走来的场景。
金陵十三钗 剧照回去就迫不及待重温了老谋子这部电影。即便是再刷,依然看得我心中波澜壮阔,时不时掉眼泪。
特地看了豆瓣,评分8.0,感觉还是略微低了点,有不少恶评骂得很难听。
豆瓣 评论反观前段时间去影院看的《敦刻尔克》,8.6分,好评如潮。
豆瓣《敦刻尔克》评论同样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战争电影。同样都是国际知名大导演。《敦刻尔克》的评价里更多的是对导演的褒奖。而《金陵十三钗》的评价里更多是对导演的漫骂。
我不算是老谋子的影迷,之前的《十面埋伏》、《英雄》,诉我水平不高,看的时候也很年轻,不太懂,融不进影片的氛围。但是这部《金陵十三钗》在我看来比《敦克尔克》情节更饱满,人物形象更立体,更能撩拨我身为观众的情绪,比《敦刻尔克》更能给我代入感。
《敦刻尔克》的导演诺兰,我看过他的《记忆碎片》、《盗梦空间》,在我看来,他擅长的是科幻、悬疑类,这种写实的战争明显不是他的强项。《敦刻尔克》开头的三段式刻意强调,重复得让我在影院就开始吐槽。
晚上我躺在床上一直想,为什么我们即便是对自己好的东西也强烈否定,对别人即便是差的东西也积极褒奖。
为什么?
因为曾经的我们太落后了。落后到被人打得遍体鳞伤,落后到全盘自我否定。我们疯狂取缔旧制,学习别人的一切,来保护自己,强大自己。
即便如今我们已羽翼丰满,能自我保护,甚至越来越强大,强大到没有多少人可以欺负我们,却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些曾经打败我们的人他们什么都比我们好。
所以,全民学英语,很多人都想着移民,甚至有大V公开宣传移民。
要说,汉服,《百鸟朝凤》中唢呐和二胡,还有古诗词真的是很棒的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按道理,文化是没有先进之分,只管认不认同和喜不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一遇到国外的文化冲击,很快就被冲击得几乎荡然无存了。
心中略微有点怅然若失。
02
前段时间,赵丽颖因为在dior的宣传片里,因为英语说得不太好,对比两位港星明显更中式而被群嘲。
有的说她不够专业,有的大V甚至发出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的言论来暗指赵丽颖出生不好。
微博截图赵丽颖在这段影片里,既没说错话,也没穿错衣服,因为口音被国人嘲笑,我觉得实在是太冤。
没有人规定演员一定要英语说得原汁原味,语言交流保证能听懂就好。《生活大爆炸》里,印度演员昆瑙·内亚的印度口音满满,人家照样在美国人的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阿米尔汗的一口咖喱味英语,也丝毫不影响他国宝级印度影星的地位。我国早期的那些领导人各个浓厚的地方口音,人家照样带领老百姓走向更好的发展。
我的一个加拿大同事,靠能听得懂数字,只会简单的“饺子”、“火锅”之类的中文水平,在中国当了两年的交换生,结了一堆朋友,玩得很开心。
我用蹩脚的英语连蒙带猜的跟她交流,甚至常常因为把两个单词的意思搞混而引起一堆乌龙。
我很抱歉地跟她说,我的英语很poor,她一脸真诚地说,你的英文太棒了,比我的中文好多了。
你看,我这种连“dress”和“skirt”都分不清的人,也被老外称赞英文好呢。这要是到了国人那里,还不被笑死。
我们对自己和同类要求太高,却给了外国人更多的宽容和接纳。我们习惯了否定自己,肯定他人。
也许这样,我们才会被人说“崇洋媚外”!
03
人无完人,国无完国。
诚然,我们都不完美。但是,我国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越拉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和旅游,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与中国合作。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后外国友人觉得中国很安全我们越来越有底气,我们的话语也越来越有份量。我们不再需要不顾一切地取缔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去复制别人的东西,而是应该选择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学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而不是盲从!
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的后代也可以不用学习英文,就能和歪果仁交流了,因为人家已经主动学习中文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