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个话题,广泛出现在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类作品中,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用不同的艺术表达它。《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看了3个多小时,画面很逼真,几乎还原了邮轮失事的场景。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情,也不单是爱情;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呈现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幅广阔的画卷。而主题,则是创作者要重点刻画的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开始能看到,这个女主人公家境富裕,但过的很不开心,甚至去自杀。电影所描述的时期,是男性主导的社会,而女性地位不高、不能独立自主,未来的生活取决于嫁给谁。而所谓的上流社会,更是常常遭到世界各国作家的讽刺与批判。那个圈子最看重的是权利与地位,一如《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女主人公的母亲一心想把她嫁给富豪,使后半生得到保障,同时延续贵族血脉。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吉娣故事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与六便士》等诸多文学作品也同样反映出这种情况,可见这在当时的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女性争取平等、独立的道路上,出现了许多典型与故事,《泰坦尼克号》的女主人公便是其一。显然这里的女主人公已经开始叛逆,不想循规蹈矩。她受够了上流社会的装腔作势、虚伪、客套和那些繁琐的规矩,这让她感到很拘束、不自在,直到男主人公的出现,使她彻底释放了自由的天性。在泰坦尼克号与他度过的日子,注定会毕生难忘,一段不情愿的旅程竟变成了《罗马假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泰坦尼克号失事前的故事,是女性争取自由、反抗旧传统去追求爱情的故事。失事后,则是人性暴露无遗的时刻,我们看到无数的丑恶与善良。当时是十分混乱的、恐怖的,也是令人绝望的。面对漆黑的夜晚、茫茫的海洋、寒冷的水面,人类的渺小就像一粒沙子。有人拼命呼喊、有人四处乱跑、有人落水溺亡、有人偷偷插队……在人心惶惶如世界末日般的时刻,我们也看到一种绅士精神,即便面对的是死亡,也要从容地喝一杯白兰地,以绅士的姿态离开。船员对此次事故抱着负责到底的态度,坚决按照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安排有限的逃生船,而不是自己苟且偷生。邮轮设计师沉思着,他不打算逃了,懊悔于自己没能将船造得更坚固一些。老船长在被海水吞噬前的一刻,还在操控着邮轮。有几个音乐师,在慌乱中镇定自若地演奏音乐,也是在生命的尽头最后一次享受音乐。而在这场事故中,两位主人公则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道理,那便是彼此先后以生命为代价相救。爱,高于一切。它可以超越世俗偏见、超越未知的恐惧,甚至超越生命。爱,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与共同追求。这也是人类的艺术史中,为什么一直在赞美爱情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改编自一场现实的悲剧,这件事已经过去了100多年。当今世界,从人的思想认识到科学技术,都较过去发生极大的变化,但人对爱情的向往始终没变过。这部电影,还有去年科比坠机事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世事无常,事不宜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