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诗文艺调频中国当代诗人
人似古镜无口言——闲读《随园诗话》(67)

人似古镜无口言——闲读《随园诗话》(6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22:41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八·六二】

吾乡多才女。河督吴公树屏,有女名苕华;《留别淮阴官署》云:“三载依依玉镜前,旧梳妆处最相怜。不知今后红窗里,又是何人点翠钿?”《古镜》云:“阅世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无声。”

河督,即南河总督,全名为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清初只在山东济宁设河道总督,简称总河。康熙十六年(1677年),总河衙门由山东济宁迁至江苏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雍正二年(1724年),设副总河,驻河南武陟,负责河南河务。雍正七年(1729)改总河为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简称江南河道总督或南河总督,管辖江苏、安徽等地黄河、淮河、运河防治工作),副总河为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简称河东河道总督或河东总督,管辖河南、山东等地黄河、运河防治工作)。南河总督仍驻清江浦,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1855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黄河北徙。1860年,捻军攻破清江浦,烧毁南河总督署和整个城市。次年,南河总督被裁撤。副总河演变为河东总督,驻开封。

吴嗣爵,(1707年—1779年),字树屏,浙江钱塘人。八岁而孤,母钱督之严,雍正八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大学士张廷玉奏改吏部。再迁郎中。乾隆六年,授常州知府,再授保宁,皆奏留部。旋命视学湖北,调福建。仕途几经迁贬,乾隆三十六年,任江南河道总督。乾隆四十一年,乾隆东巡,召其至行宫,入对时跪不能起。改吏部侍郎。四十二年,乞罢,归。四十四年,卒,年七十有三。

吴苕华,女。(资料缺)

翠钿,音cuì diàn。用翡翠鸟羽毛制成的首饰,犹翠靥。轻薄精美,可饰于面。

【闲言碎语】

去过淮阴,去过恢复建设的漕运总督署,但没有去过恢复建设的河道总督署。说句实话,过去我以为漕运总督兼管着河道,根本就不知道在淮安市还有河道部院。现在看,一个是交通部,一个是水利部,两个单位有业务联系,但管理职能上还是分开的。

俗话说:“客不修店,官不修衙。”一方面,修衙是朝廷的事情,地方官员没有修衙的权力,也没有修衙的资金。另一方面,官员实行任期制度、轮换交流制度,故也没有修衙的动力。从1678年始,清代常驻淮安的河道总督有72任,历时183年。吴嗣爵于乾隆三十六年八月至四十一年年三月任职。有趣的是,其子吴璥后来也任过此职,时间是嘉庆十三年十二月至十五年七月。

吴苕华创作《留别淮阴官署》的时间应该在其父离职之际。虽然是闺阁女子所写,内容也是闺中之事,但读来却是人生的沧桑与无奈。而其《古镜》一联“阅世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无声”,在我读来,也是满满的无奈之感。一面古镜,何似历朝历代的读书人、老百姓?前朝旧事,今朝新政,得失成败,尽在眼中。但在封建专制的高压禁锢之下,又有多少无畏之人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呢?朝廷动辄制造夷三族灭九族的文字狱,终究还是能够钳制人们口舌的。多年不发声,口舌发声的功能就减退了,连带着眼睛的观察功能、头脑的思考功能也会一并减退。满眼里只看见十里桃花,脑子也就岁月静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似古镜无口言——闲读《随园诗话》(6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ki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