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难逃的爱情法则

作者: 拾书小记 | 来源:发表于2016-10-07 20:57 被阅读157次

    肖邦在23岁的时候写出了《#C大调革命练习曲》,铁木真在23岁的时候被选举为“可汗”,而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这个年纪已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讲述的就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却又再平凡不过的爱情故事。

    如果想提高撩汉撩妹技巧,《爱情笔记》或许并不能给大家提供什么好建议。一个人无论他有多么理性,还是能像德波顿一样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观点讲得头头是道,但只要心上人一颦一笑,照样可以被迷得神魂颠倒。

    而这么一本精妙有趣的爱情论文,不安利你们读读,我都觉得可惜了呢。

    “我”,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叫做克罗艾的时装杂志社平面设计师在飞机上相邻而坐,我们相识、相爱、争吵、背叛、分手、自杀、结束。大概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之后,“我”和克罗艾出现了恋爱的典型症状:看心上人的一切都是完美的;给心上人打电话前打无数遍腹稿依然会结巴;揣测心上人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含义,这些场景总能让我会心一笑。随着亲密关系的建立,当发现竟然和心上人看法不一致时会惊恐烦躁,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双鞋好不好看。

    The tragedy of love is that it does not escape the temporal dimensions.

    面对已经消逝的爱,无论怎样努力都只会让将结束的进程加快。这些正是每个人都难逃的恋爱规则。

    如此简单的情节支撑怎样起整部书的呢?从章节的名字就能看出《爱情笔记》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浪漫小说,理想的描述(Idealization)、灵与肉(Mind and Body)、爱情恐怖主义(Romantic Terrorism)、善与恶的彼岸(Beyond Good and Evil)……书中大部分的篇幅是从哲学和心理的角度以论文的结构对爱情进行阐述的。如果你是个“没事儿想太多”的人,看完这本书后也会像我一样,好想跟作者坐下来聊聊。

    看到第一章爱情宿命论(Romantic Fatalism )中德波顿试图用概率去解读“命中注定”时,就知道我爱上了这本书。

    Chloe and I would meet one December morning over the English Channel in a British Airways Boeing, as one chance in 989,727.

    他说“我”和Chloe见面相识的几率是1/989,727,也就是说989,726/989,727的几率他们根本就不会认识,更不要说发展出罗曼蒂克了。一个人有多大的可能性与他真正适合的人和事擦肩而过,仅仅是因为没有机会去了解。不是会想如果在超市排队时站在身后的人就是完美先生,可是我们连一句话都不曾说过,细思极恐。这时只能用宿命论来安慰自己生活不会那么让人绝望。“缘分”这个说法就是用来消除这种恐惧感的利器——只是缘分还没到啦。

    在第九章美丽的含义(Beauty)中,用柏拉图和康德眼中完美牙齿的示意图来表示美的含义非常有趣。时尚符合柏拉图的美学观,即美丽存在客观标准。S曲线大长腿,超模们的存在就是行走着的活生生的美丽标准。品尝着爱情蜜糖的人显然会更同意康德“美的判断是一个‘决定性的基础只能是主观的’判断”的观点,其实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完美牙齿

    当所有人都用“爱”这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爱情,为了免俗,为了让自己的爱情独一无二,“我”想出来一个特别的表达方式——“我软糖她(I marshmallowed her.)。” 恋爱中人总是喜欢给对方起爱称,以表明自己眼中的心上人有别于他人眼中的你。你和你独一无二的心上人之间的可爱暗号又是什么呢?

    Do you love me for my weakness? Do you love me stripped of everything that might be lost, for only the things I will have for ever?’

    这是那句“你爱我吗?”背后的潜台词,我们渴望被爱,而不是因为外貌金钱才干被爱,而是爱真正的我,最内在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渴望心上人能像父母子女之间那样无条件地爱。当我剥离了一切外在条件,袒露脆弱,你还会爱我吗?

    **随着热情的慢慢消散,争吵便随之出现 **

    To display anger shortly after an offence occurs is the most generous thing one may do, for it saves the sulked from the burgeoning of guilt and the need to talk the sulker down from his or her battlement.

    问题一出现就及时明说解决是最为宽宏大量的做法,即使是发火也不会使冒犯者过于内疚或者感到莫名其妙。不要让对方猜猜猜或者自己忍忍忍,因解释延迟而积攒怒火,直到怨恨积累爆发是对恋爱关系的极大伤害。

    读《爱情笔记》时,很像看爱情电影加上了机智的弹幕。随时暂停,把情侣间的行为心理解释一番,妙趣横生。阅读很多时候是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对自己观点的印证。人往往就是这么固执,电影《Before Sunset》中,聊起回看自己小时候的日记时Céline说:

    I was much more hopeful and naïve, but the core, and the way I was feeling things, is exactly the same.

    尽管有些想法稍有变化,不过思想内核基本贯穿始终。当一个人说好喜欢这本书时,往往是源于作者与读者的观点一致,而作者用一种精妙的语言把观点表述出来。读者会因此产生“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的感慨,观点越隐秘,持同样想法的人越少,读者对书籍产生相见恨晚的感情越强烈。《爱情笔记》会让几乎每一个人从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然而德波顿将爱情分析得更透彻,就像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同学的复习笔记,对于同样的内容可以记录得更加系统并深刻。有人说德波顿是善于取悦读者的作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被人取悦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呀,何况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又风趣幽默的才子呢。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投射性认同:随着热情的慢慢消散,争吵便随之出现
        拾书小记:@投射性认同 谁都以为热情他永远不会减 除了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本文标题:在劫难逃的爱情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oy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