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境界、格局和抱负往往决定了企业成长的界限。
伴随企业的成长,企业家本人必须完成
自我超越,实现精神、认知等方面的转变升级并付诸行动,
否则老板就会成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所谓“老板封顶”。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家本人必须变得明智起来,
“明”了解自己,“智”了解别人。
实际上“智”相对容易一点,
君不见很多人分析起人和事,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但一涉及到自己,“昏招迭出”,
有关自己人生的几个“重大决策”,总让“外人”匪夷所思。
当然这种人“混”到最后,取得的成绩至少和其“智”是不匹配的。
“智”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但光有“智”还是不行的。
难度最大的还是“明”,
即时刻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个不容易做到。
企业家最需超越一点:
学会和别人相处,知道和哪些人相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个企业家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学会用组织的力量,
自己必须从做事用人转变为用人做事,企业才能做大。
卓越企业家都是识人用人的高手,尤其能“驾驭”比自己牛的人,
善于把高手和牛人有效地组织起来。
企业家最需要超越自己的一点就是,意识到自己很渺小,
成就大事者必须依赖更多数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从一个人到团队,再到组织,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超越之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突出。
企业家必须学会和这种人相处,给予一定包容,
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有灰度思维,
现实世界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是一个灰度的世界,
“好”与“坏”、“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有利”与“不利”。
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或一个事件上,
人是具有“复杂性”,事件是具有“多面性”,
只不过人每次这会关注一点或一个方面(维度),这可以说是人类“缺陷”。
真正的领导高手,用别人的长处,
让其缺点不发挥作用或少发挥作用,这是一种“高水平驾驭”。
企业家做思考的时候,必须“抽离”出“现场”或“事物本身”,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这样才能更容易看清楚,想明白,
否则,“深陷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驾驭”比你强的员工,让牛人服你。
我们俗语说“以德服人”,德的含义有两层:
一方面是绩效,也就是说权威一方面来源于你的绩效,这是比较“硬”的;
另一个方面是“道德”,属于比较“软”的方面。
一个领导人必须占据“道德制高点”,
这里所谓占据并非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通过领导人的行为,可以看出其格局和境界。
比如,领导人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身先士卒;
推功揽过;利益分配,先人后己;
舍得分享,把属于自己的利益分享给大家……
比如,任正非只占华为股份不到1%,把超过99%的分享给大家了,
这本身就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最极端的道德制高点,就是战争年代领导人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一线。
在中国古人智慧中,有德要配位之说。
位子越高,德的修炼越重要。
如果你的德修炼不好,高位是坐不稳的,“高处不胜寒”。
如果要让别人服你,能力因素固然重要,
但德是关键,这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企业家传记中常有的故事是,某某人为了企业发展,到处延揽人才,
对一些“杰出”人才,更是“三顾茅庐”,最终以真诚打动别人。
人才被其“人格魅力”所吸引,总觉得跟他一起干,能成事。
这是领导者的一种“气场”。
真正让牛人信服的,或能散发出“人格魅力”的,
往往是因为你真诚厚道,不是因为你的“机灵劲”。
作者 | 陈明
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