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特别明白的一点是:尊重孩子。尊重的认识原则是:无论他多大,他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要把他当成你的拥有,不要把他当成你的附属品。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社会中未来被需要的的一个人。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从自身思考,对孩子建立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以及不掺杂惧怕和疏离的尊重。当家长的教育掺杂了控制的欲望时,也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要知道,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
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受到家长控制和影响的程度更大,在人生的每个大小决定上,几乎都能看到家长“不能放开的手”,孩子缺少自己真正做决定的权力。
家长习惯包揽一切,忽略如何去甄别哪些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哪些应该给孩子时间学习怎么做决定,哪些事情应该放手。在不违犯原则的基础上,让孩子多自己做决定。
同时,没有被同理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
尊重意味着在意别人的感受,并愿意给予正面积极的对待。在意别人的感受,首先就要对别人的感受予以“同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当一个孩子总是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丝毫不懂得什么是尊重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说,“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任意插嘴”,或者是“再插嘴,再不尊重点儿,就挨罚了”。如果这样说,家长也并不是真正在尊重孩子。
孩子学习尊重并不能单纯从言辞说教中学会,而是要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意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并不断在现实场景中一遍遍有意无意地操练,才能真正学会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