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善恶
对善与恶有过多的分辨,对恶的不纵容,对瑕疵的不容忍,这容易造成较真、苛刻的性格,这不是说可以超越法律与伦理,不分善恶,而是说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睚眦必较,所谓儒家宣扬的“以德报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以及佛教宣扬的“无生分别之心”真实不虚,教我们脱离表面的差别,深入人性与大道,深入生命最真实的内质。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会使我们陷入复仇的恶性循环中,基督教中的“若别人打了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伸过去让他打”,看清了个人荣辱,放下了利益得失。真正得到了轻松与自由。
为什么需要超越善恶?因为陷入了善恶,就陷入了二元世界,这个二元世界只是先人笼统划分的,岂不知具体到某人某事上,各人、各事都有不得已,都有相对合理性。强求一致只会苦了所有人,自己也闷闷不乐。
因此,《易经》中讲的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何其正确!
记住人的恶,对他人的恶念念不忘、深恶痛绝、不能容忍,他人成为自己的地狱,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与阴暗,使得人格畸形,而自己则忘记赶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他人之恶的容忍即是对人性的容忍,对众生的体谅,这何尝不是对人之渺小的认知?不是对生命理解与爱的散播?
无意之恶则源于个人的自私,这个相对正义的命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而相对正义又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伤害了他人,根源于人性的自私这时显露出其丑陋的面目。只顾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则伤害的不仅是他人,而是自己以及整个家族、国家的前途。
超越善恶,绝不是在宣扬作恶,而是宣扬远离是非,保留内心明智的判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宠辱不惊、得失两忘。
家是容忍错误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讲理会使家变成弥漫硝烟的战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