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简小书1019—释若公式写作—阅读理解
作业第一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要求500字以上
普通大众时间管理宝典――《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制订过无数个计划,到头来都被各种“穷忙”搁浅,无法完成计划达成目标。到头来,一声唉叹:真的没时间呀!
其实,人呀,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有人统计:90%的人都败在“有梦想,没时间;想得多,做不到”。曾经的我,不折不扣站在这90%人的行列里。
如果你和我一样,一直被各种“穷忙”而困扰,总是因“没时间”而焦虑,我给你支一招,去读一读纪元著的《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这本书。这本书会从思想观念特别是从方法上,为你解决根本问题而出谋划策。
048一简小书1019一释若公式写作一阅读理解《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的作者纪元,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早起的鸟儿社群发起人,水果捞学习会创始人,享学社创始人,9年教育培训,8年时间管理实践,优化过超过25000张时间表,平均为每人每周节省了13.7小时。这份寥寥几句作者简介,可以看出:作者非常重视早起时间的利用,主张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培养变枯燥学为享受学的能力,有丰富的时间管理经验和话语权。
这本书虽然只有薄薄的192页,简单的三章,但我保证:你不用细细咬文嚼字,仅看目录它就能完全被吸引!
诸如 “让一天变成28小时的初级技能” ,“从安排日程开始,也许你就错了”,“赖床是个伪命题”,“偷回来的时间”,“晚上根本停不下来”, “帮你告别无所事事的碎片清单” ,“用碎片时间处理碎片清单”,“明明20分钟就能做完,干了1个半小时”,“从3分钟热度到持之以恒”……
这里涉及的问题,不正是你我想解决的吗?这里给出的方法,不正是你我苦苦寻觅而不得的吗?
总结这本书,有如下几点吸引我,写下来,供选书读书的你做参考:
首先,这本书将教你如何让1天变成28小时的初级技能。延长时间就等于延长寿命,如果你掌握了这项技能,那么你比我等泛泛之辈得多活多少年,多赚多少钱?多享受多少年的美好人生啊?
想想一个文案最迟第二天必须上交时,距高考进入倒计时只有几天时,国考将至时,我们多么希望能一天能延长几小时!
其次,这本书,让你学会不用专注也能完成80%任务的进阶技能,让你做事效率大大提高。这样,让你在职场上少加多少班?少熬多少夜?少损害多少你的健康?无形中又为你节省出多少时间?你能估量出来吗?
第三,这本书,将教给你让高效变得毫不费力这项高级技能。这项技能学会了,高效将成为你的常态。高效较之低效和拖沓,是不是一种非常令你羡慕和向往的行事风格呢?这样,业余时间你又可能做成多少事,离梦想的距离岂不越来越近了?
除上三点,本书还会帮你告别“想太多,做不到”的瞎忙综合症,让你见识25000张时间优化方案的时间表,每周如何为你增加13.7小时。如何让你成为时间的富翁,用比别人富余的时间,赚比别人多的钱。你说,这本书是不是你当下所需?
记得《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曾说过,选一本书的目的是“是否用得上”,而读一本书的目的是“是否用上了”。听了我简单的推荐,如果你觉得《哪有时间这回事》这本书可能能用得上,那你赶紧买来去读一读;又如果读完这本书真得能帮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真的用上了这本书中的知识。这样的书,是不是非常值得一读。
还有一点忘了告诉你,《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这本书,实用还不贵。 (1280字)
作业第二题: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什么才是阅读理解,以前你是不是弄错了
喜欢读书者,谁没有打着手电筒躲着被窝里偷偷看的历史?我更甚,躲在被窝里偷偷看也就算了,高考来了竟也不顾。真到误了前程的惨状真实地在我身上灵验了,我才稍有收敛。
直到学习了释若老师的公式写作第二课—阅读理解,我才明白,当年我的阅读也只停留在阅读的浅层——低层次。
释若公式化写作曾经的我只是做为普通读者,历经了阅读理解的信息、刺激、娱乐前三个浅层次。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汰洗,知识的迭代,书中的内容终将会被我们遗忘,更谈不上对我们成长有帮助。
释若老师的阅读理解课告诉我们:阅读理解含意,指的是不仅你自己看过听过经历过,还要通过思考,把相关的情况总结整理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说给别人听,并且还要让别人听懂,在生活上工作中心情上受益。这是阅读理解的后三个层次:知识、思想和审美,也是阅读理解的更高级层次。
我们这些想写作变现的人,就要从浅层阅读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将书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加工,总结整理成一种知识产品,引领普通大众找到并获得他们的需要。
这是拆书写作者终极目的。要学会拆书,首先要学会如何阅读,如何在有限的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市面上写阅读方法的书很多,我买过几本,如拆书帮总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夠了》,日本作家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日本作家奥之宣野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等,最终都没读完。
究其原因,我没有掌握很好的阅读方法。释若老师阅读理解这一课,如雪中送炭。这节课里,释若老师给我们教了速读、精读、重述及笔记技巧等实用的方法。
释若公式化写作一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一:速读。
比如,我阅读《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里》时,就用到了老师讲了速读技巧,我先读了这本书的封面封底,然后百度这本书的作者,再看这本书的目录,还上豆瓣上查了一些推荐语和书评。用这些方法,不到一小时,我就对该书的核心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突然想到释若老师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你想要什么,就真的可以得到什么。(只要方法对,只要肯努力。就能达成目标)这括号里的内容是我加的。
释若老师公式写作:速读技巧在释若老师的速读技巧里,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是阅读心态。其实,我以为阅读心态和我们看世界的心态是一样的。苦着看世界,世界给你的都是悲痛;笑着看世界,世界给予的就都是快乐。不同的心态阅读,你理解书中知识的角度也不同,直接决定了你读后感悟不同。所以,提前准备好心态,对读完书后写解读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这项准备工作,是可以通过读序言、封面、腰封和一些书评而达到目的的。
课上,老师教的引导阅读,双行扫视,可变扫视,反向扫视等方面更是让我眼界大开,激动无比。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释若老师的课,绝不是对着早已准备好的PPT大讲特讲满满的“干”货,干得让人无所适从。释若从不自称老师,他说自己只是一位陪伴式写作教练。教练我以为更多的是手把手教,如驾校教练,哪个新司机没有接受驾校教练手把手呢?陪伴式如果你不懂,有句很煽情的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释若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个报名参加学习的人,有他的陪伴,只要自己不放弃,他就不会放弃你。死嗑,是他的坚持。
有点跑题了。我想说的是,释若的课,从第一堂公开课开始,就是边教边练。比如介绍引导阅读、双行扫视、可变扫视、反向扫视这些我们听都没听过的抽象的阅读方法名词时,他边在大屏上演示,边讲解。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可感,学习起来容易多了。这样的教法,释若前无古人,不知道会不会后有来者有人效仿他?或许,很多卖课者,想效仿也未必有那么深厚的写作功底吧?释若之前,我报过很多写作课,大多理论居多。我曾下决心,不再接受任何写作付费课广告的诱惑了,可终于,我没能抗拒释若的教练式写作方式的教法,他征服了我。
阅读技巧二:精读。是指在速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悟深刻的知识点。然后多读几遍,总结升华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释若公式化写作:精读技巧阅读技巧三:重述。释若在讲重述技巧时,再一次像公开课那样,在大屏上带着大家边写边练。他敲出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他的坦诚、他的自信和他的情怀,我也相信,他敲的每个字都恰好是37度。释若以人物传记《拿破仑传》为例带着大家练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人物传记的写法,再也不似我从前理解“原著1万字,我写8000字。”,这个技巧,大多采用的是赵周老师RIA的方法。
释若公式化写作:重述技巧关于笔记,释若分别讲了致用类书籍和虚构类作品。这里我不想再过多地剧透了,毕竟释若还要在教练界混呢!碍于作业字数,对释若的笔记方法,我只说一个字:赞!
这节课的收获,远不止这些,对释若的付出,我唯有认真按要求敲出第一个字,方不付他的一腔情怀吧?我当努力。
如果你对释若老师公式写作课的陪练式授课方法非常感兴趣的话,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中哦。(1920字)
作业第三题: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哦耶,读书来了”读书专栏,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买了书一定要读完,才叫读书吗?
在没有去释若老师读书专栏听书之前,我先后买了不同版本的《这样听书就够了》,看到封面书名下面印着“献给所有买了书读不完而心怀愧疚的人”。这句话深深吸引着我,去读完了它。
图片来自豆瓣写这本书的赵周老师,深谙现在大多数“读书人”的困惑:没时间读书,读不完书,读了也记不住书。
首先,二八定理说,一本书甭管多厚,书中内容20%能为你所用就不错了,而80%的内容根本与你不无关。赵周老师更夸张:书中知识你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书中的一点或二点知识为我所用呢?
赵老师说:有效的成人学习有五大公理:自我导向,关联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内在驱动。那么从选书开始,就要想这本书中的知识我能否用得上,能不能帮助我解决我目前工作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或者书中的知识能不能有一点或几点激发我的兴趣引起我的共鸣?
成人所作的这一切,没有人逼你,都有主动参与主动去做的,是受自己内心或意愿驱动的行为。拆书写作者就是在自己快速浏览全书的过程中,迅速发现或找到为己所用的共鸣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和整理一个实用且通俗易懂的知识产品,为大多数需要的人服务。
RIA就是赵周老师创立的,一种简单明了的阅读方法,也是拆书方法。 其中:R: 就是重述原文,也就是从原文中,把你感兴趣有话说的那一句或一段摘录出来。
I是讲解引导。就是用自己的话把R中书面语通俗易懂地讲出来,引导读者产生和自己相似或不同的思想。通常,拆书家经过深思熟虑方可完成这一步,这也是能体现阅读理解深层次中“思想”的那一步。这一步很关键,如果做不好,读者不买账,你的拆书就是失败的。
A是联系实践。这又可以细分为A1和A2。 A1是联系以往的经验。成人大都有很丰富的生活工作学习阅历,之所以书中的知识会激发兴趣,产生某种深刻的思想,其实就是书中知识和自己曾经的经历产生碰撞的火花。这里拆书作者可以进一步关联这些经验,让读者结合这些经验,来体会你的观点和见地,从而接受你的观点。 A2是联系未来,规划运用。拆书的核心技能是拆书中知识为己用,前面的R和I,可者A1都是为着最后A2服务的,所以如何用所拆观点对未来做很好的指导或规划,我以为才是知识的真正用途。做到这一点,也是最不容易的。
RIA阅读法,或者叫RIA阅读法,就是时下赵周老师旗下拆书帮共用的法则,也是当前比较实用和操作性极强的一种拆书法。文有法而无定法,当我们还是一个拆书新手时,可严格遵循此法于致用类书籍的学习和应用;当有朝一日,你成了一位拆书大家,则可以在RIA的基础上另辟溪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拆书之路。(1116字)
作业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疯狂执拗的伟大画家(一)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位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没有之一。他的代表作《向日葵》和《星空》等家喻户晓。你猜到这位已逝的伟人是谁了吗?没错,他就是19世纪荷兰家梵高。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一,少年梵高
19世纪50年代,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在荷兰南部一个名叫津德尔特的小村庄。这里与比利时相邻,还是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人想起了法国大帝拿破仑的出生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交界的科西嘉岛。
生在这种交界之地的人,我想,大概是受毗邻两国的影响,长期形成的人格不偏不倚。他们性格比较独立,也比较坚韧。之后的人生,或强大成法国大帝拿破仑,或执拗成非凡画家梵高。
相较于梵高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才是成就他今后人生的重要原因。梵高的父亲西北奥多卢虽然口才不佳,讲道平淡无奇。却因行事认真负责做事谨慎,成为当地颇欢迎的布道牧师。
梵高的母亲,不仅有家庭精神病遗传病史,而且她的第一个孩子只活了六个月便夭折了。精神病加丧子之痛的母亲,造成梵高终身难逃性格厄运——执拗。
据传记载,梵高的母亲不允许梵高和当地的孩子一起玩耍,几乎一直被母亲关到11岁。人们眼中的梵高,一头红色卷毛,整天瞪着眼睛,时而喷出火一般的愤怒。儿时的梵高,孤僻怪异,大人不喜欢他,小孩不敢靠近他。
8岁时,他画一只素描猫,兴冲冲地拿给母亲看,得到了母亲的一番夸赞后,当着母亲的面,他把那画撕得粉碎;还有一次,梵高用粘土捏了一只人像,形象逼真,全家人拍手叫好,梵高却马上把它摔坏了。
没有人理解梵高为什么这样做?梵高冷漠执拗的种种行为,除了弟弟提奥,全家没有人不喜欢他,
孩子的性格,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或孤僻,或自闭,或乖张,或跋扈,无不与环境家庭父母有关。当今,有的熊孩子一旦形成性格缺陷,小时受挫就地撒泼打滚,长大遇阻跳楼轻生。究其原因:无外乎社会家庭父母。而后二者才是性格形成最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成长的影响甚至更大。非智力因素就包括:性格,心态,毅力等。所以,每个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能忽视性格的长成。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一旦性格缺陷养成,说什么都晚了。
二,成年梵高
上小学时,孤僻执拗的梵高,从乡下孩子堆里学了很多坏毛病,说脏话,打架等无恶不作。没几年,就被学校勒令退学。
15岁梵高,到了可以出去工作的年纪。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经同名叔叔文森特介绍,到当时最大的画行――古皮尔画行的海牙分店做事。文森特叔叔膝下无子,又是成功的画商,非常希望梵高从事画商工作,将来继承他的产业。
在画行的工作,让梵高接触到更高档次的画儿,日久天长,梵高学会了鉴赏各种油画,大量的积累,也为日后梵高成为画家奠定了基础。
几年后,经验丰富的梵高被调到古皮尔画行在伦敦的店铺工作。
期间,提奥突然跑来看过他一次。从那一次开始,梵高经常和提奥通信――谈心,互报近况,寻求帮助。
多年与画近距离的接触,使梵高的油画鉴赏能力飞速提高。
在伦敦,梵高经常会向前来买画的顾客,介绍各种油画的优劣。因为梵高好心劝告一位来买油画的富家太太,受到经理严厉的警告。
经理并不听梵高执拗的解释。除了赚钱,经理什么都不顾。忍无可忍的梵高因不辞而别,被彻底解雇。
之后的梵高,做过书店职员,做过教师,做过传教士,这些都未能成为梵高的终身职业,直到选择画画。
梵高所以选择画画为终身职业,一定缘于十几年画行工作的经历,让他对油画拥有的鉴赏能力和欣赏画的眼光。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走过的路,任何一段都不会白走;一个人一生所受过的苦,都不会白受。这些统统都会成为之后生活的基奠,
三,梵高的“爱情”
梵高的一生,经历的爱情有四次之多,没有一次因为爱情而结婚,可用失败做结。人常说:爱情可遇不可求。相遇也应该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梵高的爱情,都不如此。
梵高的初恋,发生在在伦敦,对象是房东的女儿。梵高鼓足勇气表白时,却遭遇了厄休拉的拒绝!原来,厄休拉早已与人订婚。
他与厄休拉相遇的时间不对。梵高初恋的美好被撕成了碎片之后,他永远地离开了英国。
他在大学攻读神学时,爱上了姨夫家漂亮的表姐凯。不幸的是,凯表姐早已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多年后,梵高再次与凯相见,凯的丈夫已经去世。梵高以为等到了表白的机会,结果凯的一句“我永远也不会嫁给你”,彻底粉碎了梵高对凯的爱情。裉节在于:凯表姐从来没有爱过梵高。
孤独的灵魂碰撞到了一起,彼此会得到慰藉。梵高与拥有五个孩子却不知道父亲都是谁的妓女克里斯洒同居的经历,也许就是如此。但是,这段温馨短暂的“家庭”生活,是梵高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后来,终因生活入不敷出引起无休止的争吵,梵高离开了克里斯汀。
最后,梵高与乡下姑娘玛戈相爱。但由于玛戈畸形家庭的影响,他们非但没有结合,玛戈还选择了自杀。
如果说梵高的感情有问题,不如直接说梵高本人有问题。选择爱情对象时,从来没有事先弄清对方的情况,全方面地考虑实情,应该是他一生感情坎坷路的必然吧。
梵高的一生,无论心理还是性格,都存在着缺陷。他一次次无疾而终的感情,他开枪自杀的结局,都是他综合人格缺陷的彰显。
可见,一个人的人格养成的至关重要,绝不容忽视。
四,画家梵高
被解除传士之后的梵高,无所事事。很长一段时间,在众人的劝说下,在早已身为美术商的提奥的资助下,凭着多年画行供职的经验,梵高开始了自己作画之路。他对父亲说:他将努力成为伟大的画家,再也不会改变了。于是作画,成了梵高终极人生寄托。
梵高的作画始于临摹。他大量研究临摹了许多世界名人的画,比如博斯布姆的画,比如阿勒贝的画,再比如米勒的画。
梵高作画期间,得到过父亲西奥多卢,古皮尔画行经理,表哥安东.莫夫-著名的海牙大画家一众人无私的帮助。这其中,特别再次提到的是提奥,他既是梵高的弟弟,也是梵高的知己。提奥是梵高唯一能敞开心扉的对象,并一生为梵高作画提供无尝的帮助,一直到梵高去世后不久,他也离世。
无疑,梵高作画之路是坎坷而艰辛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是常有的事。但是在作画之路上,又是梵高执拗的坚持又成就了他。
儿时深谙大自然一花一草,多年画行工作与各种画近距离的接触,多年如一日地临摹大师级的画风,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勤于创作,一幅幅与众不同的大师级别的画作才不断从他手中诞生。
生前的梵高绝不知道,靠画画难以生计的他,死后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价值连城。谁又能说,他的画所以成名,与他儿时的深入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无观?与他画行生漄与无关?与他那一桩桩无疾无果而终的爱情无关?与他和矿工在一起的那段痛苦生活无关?都不是。
虽然画行工作年少的梵高,并不知道有朝一日会将画画做为终身职业。但梵高的选择作画为终身职业,却与他多年画行工作的经历有关。那些年,他学会了欣赏画鉴赏画,未来才有了他独树一帜的顶级创作。比如《向日葵》,又比如《星空》等。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库“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做与梦想有关的事,才最容易成就梦。”就像我们现在,既然选择学习拆书写作,就要在写作的路上不断耕耘。
五,又叙:在豆瓣上看过《梵高传》的一则书评:如果喜欢梵高的画,不要看这本书,如果不喜欢梵高的画,没必要看这本书。这书站的离梵高太近,视角太客观,文字太轻淡,情感太冷澈。
我想说: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常人所不能经的经历。也许正是历经了这些非常人的经历,才成就了伟人不凡的一生。
不是吗?梵高疯狂时,竟然挥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梵高是压抑不了自己失控的情绪时,才选择了自杀。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极端行为,不仅与儿时形成的执拗个性有关,也与家族中精神病遗传史有关。
执拗控制不好,是一种性格缺陷。控制好了,执拗又是一种坚持。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也是需要有一点这种执拗的坚持的。(3120字)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争(二)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争”。这话出自今年已经86岁高年龄的艾丽丝.门罗之口。她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诺奖历史上第一个纯粹以短篇小说获此殊荣的作家,堪称“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13位女得主。
写作是有天赋的。
艾丽丝.门罗1931年7月10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小镇上的女人,只有周日才被允许读书。但这并不影响门罗的读书和成长。
门罗有写作天赋。儿童时的门罗就非常喜欢讲故事,她的故事大都是自言自语讲给自己听。
据说小门罗在讲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时,认为故事的结局很可怕,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美人鱼在大海泡沫和杀掉王子之间做残酷的选择呢?
于是,她自己动笔,故事的结局就成了这样:美人鱼和王子,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结局,才是她想要的,她也因此快乐了好久。
这一次改故事的经历,让小门罗看到了写作的神奇,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笔,让故事中的人物的命运和事情的发展,按自己想法出现。
所以,11岁小门罗就立下要当一名作家的决心。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门罗的冲动所为,从那以后,她就一直努力行走在作家创作的路上,从未动摇过。
如果非要说门罗今天的成就来自于天赋,似乎并不完全对。之前,门罗家的几代亲戚中,曾经就出现过几个作家。门罗的父亲,一个以养狐狸为生的农夫,也狂热地挚爱着读书。家中虽然贫穷,却藏书丰富。
小门罗的写作天赋,也是后天家庭环境和父亲的影响共同熏陶出来的。
所幸,门罗非常珍惜自己的天赋,就不肆意浪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了她小说创作之路。
看到天赋,我再一次想到《伤仲咏》。小儿仲咏,五岁作诗,是天赋。其父亲整天带他炫耀于乡邻间,后天缺少了努力,多年后,仲咏泯然众人矣(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一个人再有天赋,后天不努力,也会浪费了天赋,难成大器。
天赋加努力,如虎添翼。天赋离开努力,容留叹息。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争
在安大略上大学,门罗主修新闻学。她一边上课,一边打工,还利用所剩无几的时间写小说。生活所迫,门罗兼职做过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图书管理员等。
门罗并不觉得苦,兼职打工,既可以赚钱,也可积累写作素材,只是写作时间寥寥无几。但是门罗没有找过任何借口,放弃写作。以后,她回忆这段时光时说:上大学的时光是她一生中不需要做任何家务的时间了。
只上了二年大学,门罗就放弃学业结婚了。不久,她又怀孕了。对于女人,如果说结婚比学业重要,那么对于门罗,写作比结婚怀孕都重要。
一边怀孕一边更加疯狂地写作,因为她知道,孩子一出生,就再没有时间进行小说创作了。所幸的是,孩子的出生并没有阻挡她的创作之路。
“在为人妻为人母与成为作家之间,我倾力挣扎,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门罗说。门罗找到了,那就是等饭菜烧好了,等孩子睡了,等待锅里的水烧开的间隙中,等待炉火缓缓燃烧的空档里,她都会忙里偷闲写上一句半句。这样,她只要自己不停地写。
门罗小说中很多凝练的句子,都诞生于围炉边,菜案旁。
这样的创作环境,注定门罗只能写一些文风简洁的短篇小说。长篇大部头创作,既需要体力,又需要大量整块的时间,这些门罗都没有。
多年后,门罗说,她从没想过要始终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可她的现状,越来越不堪:四次怀孕,生了四个女儿,二女儿只活了15小时。她只能利用这样的“碎片时间”,进行短篇小说的创作。
丈夫经营着一家“门罗书市”。白天门罗要帮忙照顾书市,晚上回家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她经常一点才睡,早上六点起床,用咖啡提神并刺激自己让自己精力看起来充沛,把各项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
事后门罗回忆那段日子,常常感觉累得快死了,但她内心对写作的执念异常坚定,她说:就算是要死,也要写出那么多页东西再死。那是一种绝望,绝望的竞赛。
有人说,门罗获奖,是因为她有天赋。我认为,在门罗拼尽全力努力写作面前,天赋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绝望的竞赛中抢成绩
因为她的现状不容许她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中,她就把短篇小说的张力表现发挥到了极致。
功夫不负门罗。1968年,37岁的门罗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就一炮走红,获得了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
随后,她的短篇小说创作成绩一路攀升:
1971年,出版了《女人和女人的生活》
1978年,出版了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并嬴得第二次总督奖。
2009年,《逃离》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
她成了加拿大两大文学奖(总督奖和吉勒奖)的常客。
又随着她的短篇小说在美国畅销杂志上不断发表,门罗不断被更多人认识。她陆续拿下欧.亨利奖,史密斯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英联邦作家奖,布克国际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直到2013年,门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后的门罗说:“我想我之所以在写作上那么成功,可能是因为我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天赋。我只是个勉强过得去的家庭主妇,除了写作,没有什么特别我的东西,所以生活没有给我太多的干扰。”
一贯低调的门罗,道出了她写作40年中斩获得无数奖项的原因,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专注和坚持是两大必胜的法定。
没有她在绝望中,专注坚持不停歇地在创作路上奔跑,一定没有2013诺奖台上的门罗。
门罗给我们的启示
想成就一件事,首先要珍惜自己的优势,如天赋,时间充足等,其次要有专注的精神和态度,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排除一切干扰地死嗑。最后,坚持做不放弃。
这也正是我们当下学习写作必须的,门罗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释若老师左右陪伴,我们开干就是了!(216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