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商人,一个不太忙的卖自行车的商人。他同时是一位诗人,一个每天都写点文字,记录一点感悟的诗人。
我认识他源于二十年前的某个诗歌朗诵比赛,他是参赛者,我是评委。记得,那次他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某高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那以后他来过我家。我们谈诗,谈诗人,谈梵高,也谈外星人、尼采、弗洛伊德,还谈各自的人生经历。他说,他喜欢诗,尤其喜欢海子。
那以后我去过他的小店,买过两辆自行车。而他,每次只要我去,一定会尽可能地挽留我,沏两杯茶,递上刚完成的诗。这些诗有的潦潦草草地写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有的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不同封面的笔记本上。
他的诗感很不错,也因此,他所投的稿件有那么一部分还真变成了铅字,出现在晚报副刊或某些地方性杂志上。
认识他之后的第四个年头,我因为工作调动而离开了原来的城市,从此,彼此见面的机会逐渐稀少。
但是就在去年圣诞节前,我因为路过图书城,顺便进去看了看,竟然在专门摆放当代文学作品的书架上,不期然地看见了他的诗集《阳光真好》。我不太相信地打开书,在第二页的作者介绍中看见了他的照片:头发短短的,灿烂地笑着,背景是蜿蜒的长城。
我兴奋地站在书架前,随意地翻动着书页。不错,真的不错!我无声地赞叹着,为那些飞天似的意象,为那些散发着米兰香味的词语。带着纪念性的情怀,我把书买了下来,回到家,一口气把它读完。
合上书,我仿佛又看见了他那爿小店,以及灯光下他对文学的一脸虔诚。也许,我想,就在我读他的文字的同时,他又在构思,或者,又在写新的诗句。
我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然后拨通了他的座机电话。电话那头,依然是我熟悉的声音,明亮而清澈。我向他提起《阳光真好》,真诚地向他道贺,并根据他的提示,加了他的微信。
此后,通过他的微信我了解到,虽然他已经不再年轻,虽然诗歌已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市场,但是他依然是年轻时的那个他,每天生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不屈不挠地与令他迷醉的文字奋斗着。
今晨他发来一条微信,告诉我他准备再出一本书,把最近两年新写的文字收录进去,也算是对这两年的创作进行一次总结和检阅。而且,他表示,新书会比第一本在文字质量上更好。
我躺在床上,放下手机,望着天花板,忽然地想:他写这些文字到底有多少读者?除了孤芳自赏还有什么意义?
这样想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梭罗,浮现出他的小屋和屋前的那个叫瓦尔登的水塘。答案或许就在这儿:一个人,无论最终是否成功,只要他有梦想,并坚持追寻,他的人生就是有趣的,有色彩的,有光泽的,相比较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放弃梦想的人,浑浑噩噩的人,他的努力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冥冥之中注视他的造物主。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