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柳林教堂——鱼和饼的故事

柳林教堂——鱼和饼的故事

作者: 李以靠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05:16 被阅读0次

        “李工,你能在这座教堂里找到两条鱼和五个饼吗?”当柳林教堂封顶的时候,一同与我站在教堂边上的任神父这么问我。我找了十来分钟,的确有那么些隐隐约约鱼的形状和圆形的饼的形状,我当时就震惊了。

    柳林教堂屋顶(摄影:张昊)

          圣经上有关于耶稣用仅有的两条鱼五个饼喂饱了五千人并收拾十二个箩筐碎渣的故事。我个人的理解是:只要对上帝有信心,哪怕极其缺乏,也能做成一些丰富的事情。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给了我的生活、工作很多启示。但是作为建筑师,我是排斥用像什么来设计建筑的,这不是我的思维方式。

    施工过程航拍(摄影:李以靠)

          为什么教堂建成后神父能从建筑的形象中找到“两条鱼和五个饼”呢?我只能说这是上帝的意思吧,他希望我们通过柳林教堂的的经历,要让我们学会刚强壮胆,不要只看到我们没有什么,而要看到我们有什么,让上帝祝福我们有的,用我们仅有的一点去做极其丰富才能做的事情。因为我们有了清心和信心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在做工,而是上帝在做工了。因此,我一直觉得柳林教堂真正的设计师不是我,我只是个画图的工具。

    教堂的圆顶(摄影:张昊)     “李工,教友们还是不同意这个方案。”记得2014年还处在第一轮方案的时候,我从法国回来落地香港过关进深圳时接到神父的电话。时差的原因,旅途劳累的原因,我的第一反应不愿意改。去法国前,为了让教友们能接受这个方案,我还亲自跑去柳林给教友们解释设计方案,可能当时大家可能给我面子,没有直接反对声音,我也以为大家同意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第一轮方案的轴测图

          我第一次到现场,场地是山挖出来的,第一轮方案阶段,我试图弥补这座山,让教堂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堂的屋顶成了上山台阶的延续,周边的居民可以来到教堂屋顶,坐在大台阶上看城市风景,不管信或不信基督的人,都能因为这座教堂而有一个休憩的场所。天气好的时候神父还可以在户外举行弥撒。而进入教堂是一道极矮极窄的门,因为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通过一条昏暗的通道到达圣殿,然后一下子豁然开朗,沿着山的挡土墙种植的绿化成了教堂的风景。在教堂屋顶上的人如坐在鹰的翅膀上飞翔,在教堂内的人如小鸡被庇护在母鸡的翅膀底下。就像圣经写的: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以赛亚书40:31);多少次我想集聚你们的儿女,如同母鸡集聚小鸡在翅膀底下,可是你们不愿意。(马太福音23:37)

    第一轮方案的效果图

          想着自己的方案外形也酷,又符合圣经的很多典故,我的私欲得到了膨胀。电话中,我跟神父说:“神父,这方案坚决不能改,目前这个方案是最佳方案,只要我们坚持到底,等盖起来了,教友们就没话说了。贝聿铭当时改造卢浮宫也是遇到很多阻力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住。”我当时这么跟神父说的时候,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卢浮宫改造似的。由于我的坚定坚持,神父就没话说了,电话那头,他只说:“让天主来安排吧,天主祝福你!” 挂了电话后,我也给自己打气:只要坚持到底就能盖起来!

    玫瑰窗下的神父(摄影:张昊)

          当天晚上在深圳机场候机准备回上海,飞机因为天气原因延误,我随手翻开随身携带的圣经,就在翻开圣经的那一霎那,脑海中马上浮现2006年我在给老家一位神父设计一座圣母园花园的经历,当时因为我和神父的坚持,虽然按照设计建起来了,但也直接导致了神父离开,让我一直很内疚。有个声音问我(也许是我自己问自己):“你设计教堂是为谁?是为了荣耀自己还是荣耀神?是为了给自己用还是给教友用?”。

    柳林教堂室内(摄影:张昊)

          于是我立即电话柳林任神父:“神父,我回去再做几个方案给大家选吧!” 电话那头的神父听了很高兴,从他的声音里能感觉到“如释重负”。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什么是谦卑,我开始学会慢慢放下自己的骄傲,放下建筑学的某些条条框框,或者某些建筑学方面的集体审美的东西,认识到设计教堂已经不是彰显我个人荣耀的事情,而是我份内的工作。

    施工中的柳林教堂(摄影:李以靠)

          回到上海,开始新一轮的方案调整。第二方案出来后,神父和教友都喜欢,但是当施工图都画完了都时候,造价预算高了一倍。其实只要坚持,咬咬牙,等一等,也许过个十年八年后就可以盖了,但是想想教友怎么办?有个声音再次提醒自己:设计教堂不是为我自己。

    第二方案模型(张德俊制作) 第二方案模型(张德俊制作)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第三轮方案调整,第三轮除了四个方案,被选中的方案,也就是现在建成的方案,当初就没有想到它能盖起来,记得当时的草图是圆乎乎了,几个圆很清楚的划分了主次功能和辅助功能。

    平面图(徐迅君绘制)

          因为建筑在半山腰,在基地能看到山下的城市,从对面的火车站广场能很清楚看到教堂,为了呼应彼此的关系,也呼应天主教建筑的传统,我设计了一个大约二十个平方的彩色玫瑰窗和一个圆形并节节上升的钟塔,钟塔顶端放十字架。

    玫瑰窗夜景 教堂轴测图(贾殿鑫绘制)     钟塔的不同角度(贾殿鑫绘制) 玫瑰窗技术图(贾殿鑫绘制)

          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了让教友瞬间能明白这真的是一座教堂了,而不是抽象难以辨识的“建筑”。神父和当地的教友们果然选上了我最没有心理准备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看上去不那么“学术”的建筑,而且还有柯布朗香教堂的影子。一个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方案就这么开始了施工图,继而开始建造。

    施工中(摄影:李以靠)

          “李工,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琉璃,听说您设计很多教堂,说不定在某个教堂可以用。”魏清彩色玻璃老板魏清给我看了他研制的琉璃后,我的心无法平静了。但是每平米的价格也把我吓住了,那些很有钱的房地产老板用这么贵的材料也要考量考量,更何况一位穷神父呢?尽管我曾经做了最不得已的打算:大不了用普通玻璃,外贴从淘宝买的彩色膜。但是心里已经种下了想用琉璃玫瑰窗这颗种子,对它念念不忘。时间就这么一个月一个月过去,我也试图找一帮人来共同捐献,但是并没有什么果效,也许是我嘴笨或者脸皮薄。

    琉璃玫瑰窗制造过程,图片来自魏清玻璃 琉璃玫瑰窗制造过程,图片来自魏清玻璃

          “你微信朋友圈发了柳林教堂快盖好了吧?”在一次三位小学同学聚餐上道总问我。

          “是的,土建都好了,还差一些,神父没钱了。”我说。

          “还差什么?”

          “彩色琉璃玫瑰窗,单价很高,大约有二十平米。”

          “这个就我来捐吧。”道总就这么爽快得把这事情给包下来了。

    琉璃玫瑰窗的细节

          我的心激动得都快跳到嗓子了,在一个完全想不到的场合,柳林教堂建设的最核心的问题就这么意外地没有预兆地解决了!第二天,我马上联系魏清玻璃,魏清玻璃团队得知柳林教堂都是大家捐献的,也愿意以成本价做。

    玫瑰窗近景

        “老兄,最近有空帮我设计一个天主教堂玫瑰窗图案吗?”我电话艺术家朋友陆人捷寻求帮助,因为我苦思了一个星期,也不知道玫瑰窗图案该怎么设计。从设计玫瑰窗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隔行如隔山”,我虽然能设计建筑,但是我不能做平面设计的工作,每个行业的人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而此前我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做很多设计有关的事情,知道自己什么不会做是好事。魏清玻璃虽然设计过很多其它教堂的玫瑰窗经历,但是他们的设计图案都过于传统,一一被我否了。来回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我虽然不知道图案怎么画,但很清楚图案一定不是传统的天主教圣经故事,我希望表达得更抽象。

    安装玫瑰窗(任神父摄影)

        “玫瑰窗图案要表达什么呢?”陆人捷问我。虽然,陆人捷给成龙画过画,给李嘉诚设计过陶瓷,但是设计基督教题材还是第一次,但是他很爽快地答应帮我设计。 “抽象表达宇宙、星际,因为整个宇宙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这么无穷大的宇宙和星系,还有这么美丽的地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小小的人类。他让太阳不远不近的照着,而所有的这一切的存在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这是最大最有智慧的爱。”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 几天后陆人捷就发来设计稿,艺术家就是不一样,第一眼看到他设计的玫瑰窗的图案我就非常喜欢,尽管有几个来回的讨论,但是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清晰明的。

    琉璃玫瑰窗实景

          玫瑰窗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各方面工作慢慢变得越来越顺了,有太原的董总跟我说包括柳林教堂在内我设计所有教堂的所有差旅费他都负责;在瑞士的旅行中,室内设计师徐迅君自告奋勇来设计教堂的室内,同时还拉了她的灯光设计师朋友庞磊给教堂设计灯光。

    左一徐迅君(摄影:庞磊)

    庞磊即当灯光设计师,也当我们随行的摄影师,早期的施工照片都是他在拍。

    施工过程(摄影:庞磊)

          摄影师张昊是一位佛教徒,在央视当过摄影师,他也来帮忙拍摄玫瑰窗安装好后的照片,拍摄当天正好遇上血月,他用他的相机留下了血月与教堂的珍贵照片。

    血月下的柳林教堂

          站在柳林火车站站前广场上遥望柳林教堂,教堂就在半山腰,在教堂的衬托下,这座柳林城市犹如耶路撒冷圣城。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太福音5:14)

    火车站广场遥看柳林教堂(摄影:张昊)

          2017年12月初,我随有方去了西班牙,去看了高迪设计的圣家教堂,对圣家教堂的印象大多是那些雄伟的像某种水果树一样往上长的高塔,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进入圣家教堂的室内,光穿过彩色玻璃折射进入室内后,那灵动的效果令人激动不已,我用手机拍下这个光的效果。

    高迪设计的圣家教堂

        我在西班牙那几天,真好也是柳林教堂玫瑰窗安装完成,任神父发来了现场的一张照片,那光也是经过琉璃折射进来,光打在粗野的混凝土框架上,那极度精致与粗野多结合震撼到自己了。

    柳林教堂

        柳林教堂设计之初的彩色玻璃窗有一点学柯布的朗香教堂,做着做着慢慢偏离了,不像朗香了,当我来到圣家教堂,发现有点像高迪做的了,但设计之初高迪不在我学习之列。对比了一下,圣家教堂很古典,彩色玻璃图案是传统的圣经故事;而柳林教堂构图很当代,图案是抽象了宇宙和星际。

    柳林教堂玫瑰窗图案

          在柳林教堂的山脚下,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运煤大卡车经过。周边是灰灰的山,灰灰的树,灰灰的石头,灰灰的空气中夹着大卡车经过时扬起的煤粉,这是我对柳林的印象。然而就在这么到处灰蒙蒙甚至有点看似脏脏的地方,有个空间被斑斓的彩色光洗炼,就如人的灵魂被耶稣的宝血洗净了一样。

    教堂室内(摄影:张昊)

          最后,放一张这帮可爱度柳林教堂的教友们,他们在非常缺乏之下,把这座教堂建造起来了,他们的笑容就如经过琉璃折射后清澈动人的光。耶稣用两条鱼五个饼喂饱了五千人是神迹,上帝用我们这帮有点笨拙的人去盖一座教堂也是神迹。我理解的神迹,不是变魔术式的突然变出来一个玩意,而是靠着神的恩典,用信心一点一滴的做事情,在经历一点一滴的过程中,也许完全感觉不到有神迹的存在,甚至是煎熬。然后靠着信心,当经历过之后再回头看看,原来神迹一直伴随着我们!

    当地的教友

        “我(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最后这段哥林多前书3:6-7的经文送给自己,提醒自己仆人的身份,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真正让事情一件件成就的是神。

    李以靠

    2018年2月10日


    柳林教堂——鱼和饼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柳林教堂——鱼和饼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c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