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

2018年1月1日,我给自己立下两个Flag
第一,持续早起365天
第二,持续记录365天
这两个Flag有个共同特点:都要持续365天。
今天是2018年12月21日,距离365天仅剩10天。我的两个Flag都还好吗?
【关于早起】
一、找到动机(Why?)
曾经的我是一个“嗜睡如命”的人,我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将近9小时,在怀孕期间达到顶峰,每天睡眠超过10小时,孩子出生后的三年我没有正式工作,属于自由职业者,作息变得极其不规律,白天精神不振,经常头疼,夜晚开始工作,熬夜成为常态。日积月累,身材走样,健康亮起红灯,整个人都不好了。
2017年,我30岁,女儿4岁。事业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生活跌入谷底。我在这一年10月,见到我的榜样王潇本人,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升起,那一刻,我决心改变。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健康——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的朴素真理。
要改的太多,我决定从作息习惯开始。因为,我的这幅皮囊将伴随我的一生,无论我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我都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改变的基础和前提。
二、确定目标(What?)
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是满足我期待的?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是符合客观条件的?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是可以实施的?
让一个之前每天睡9小时的人一下骤减到每天6小时的睡眠,显然是行不通的。
基于对现状和可行性的分析,我给自己制定了“1000天作息习惯养成”的目标,即用1000天时间,分三个阶段,让自己成为一个日平均睡眠6-7小时,每天5点起床的“晨型人”。
三、制定时间表(How?)
我是把作息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个项目来做的,这个项目的周期是1000天。
第一阶段:烂开始
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4月10日(周期为100天)
指标:11前入睡(入睡时间可变),7点前起床(起床时间不可变),完成率达到50%即可
奖励机制:每坚持完一个21天小周期,奖励一次“自然醒”
工具:Wake-Up双闹钟法(准备两个闹钟,一个是Wake闹钟,声音轻柔,放在枕边,用于轻轻唤醒自己;另一个是Up闹钟,放在必须下床才能拿到的地方,声音要大到足以吵醒全屋人,如果不关就会一直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懂得!)
原则:少苛求,多鼓励,降低标准,留出余地。
第二阶段:蜗牛爬
时间:2018年4月10日——2019年4月10日(周期为365天)
指标:11前入睡(入睡时间可变),6:30前起床(起床时间不可变),每三个月提前15分钟,到2019年4月10日达到5:30起床
奖励机制:每提前15分钟,奖励一个“欲望清单”上的礼物
工具:通过打卡软件记录自己每天起床的时间,在固定时间打卡。这期间我换了三个早起打卡公众号,不起就出局莫名其妙自己出局了,朝夕日历间歇性打不了卡,估计偶尔也睡懒觉,现在用的是助理来也,目前运行还不错,但愿能陪我走完1000天。
原则:循序渐进,小步前进。
第三阶段:惯例表
时间:2019年4月10日——2020年9月20日(周期为535天)
指标:11前入睡,5:00前起床,形成每天的清晨惯例,让自己的生物钟完全进化到“不早起就难受”的状态。
奖励机制:不需要外在奖励了。
工具:晨间惯例表(5:00-7:00)——尚未经过实践检验
5:00--5:20 如厕、朋友圈打卡、称体重、喝水、刷牙、拉伸
5:30--6:00 运动、听音频课程
6:00--7:00 自由选择
原则:形成自动自发的习惯

【关于记录】
我在1月1日立下这个Flag后发起了一个小小签到的打卡,自己一直坚持到10月底,最后两个月就突然给放弃了,我现在回想原因有两个:一个“拍下记录的内容”去打卡本身就不太合适,连自己都是抗拒的;第二是我没有找到记录的真正目的,处在一种为了记而记的过程中。
2019,我需要澄清的是,我为什么要记录?我要记录下的是什么?记录算不算一个习惯的养成?我是否需要刻意训练?这个养成模式和早睡早起有什么不同?

经过我自己这一年关于早起和记录的体验,我总结了适用于自己的三个原则
【习惯养成原则】
原则一:选择一件百分百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即动机充分
原则二:确保每天都可以刻意练习,即每天可行
原则三:持续时间足够长(如1000天),并分阶段进阶,即稳步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