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加油站:希正妈,P大小硕、前21报编辑,娃7岁,传递不焦虑的育儿经。
哈罗,小伙伴们,今天宅家,继续翻书,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关于孩子的奖罚问题。教育学博士贾琼在她的书中提到不奖不罚的教育理念,这一点,我也很赞同,后面慢慢说原因。
01.通常,我们习惯奖罚
通常,我们每个人在家里,都会偶尔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奖励一个棒棒糖,奖励一个孩子想买很久的玩具,甚至给孩子她很想要的衣服、鞋子等。
这些行为,常常是司空见惯的。觉得孩子表现好,钱也是自己支配,奖励自然而然,不需要商量。
另一方面,当孩子做错事情,我们也会惩罚,或者用言语来刺激他,希望他记住;有的家长可能还会打几下,罚孩子站等等。
常常,都是孩子哭个没完才作罢。有的家庭,甚至孩子哭了就打骂得更厉害,等孩子停下来才住手。
有的孩子就生生地憋回去......
这样的情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也很习惯。
02.教育新潮流:不奖不罚
但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或者教育专家,提倡的是不奖也不罚。
博士贾琼提到的不奖,就是不刻意给孩子奖励——诸如金钱等,不太好。即便孩子做了家务等,她也不给予物质奖励。因为她说:这是孩子应尽的家庭义务。
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是带领孩子做家务,让他对家庭有主人意识和责任感,这样比较利于他心智的发展。
如果用奖励去交换行动, 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就很难形成,恐怕还会养成功利性心理和条件性思维,就是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没有回报就不做。这样并不好。
当然,贾琼也会奖励孩子,但更多是赏识教育,比如刻意去奖励和赞赏孩子的爱心、善心、团结、有爱等等这样的优秀品质。
这样使得孩子的这些善心,生根发芽,从而利于整体人格的养成。
而不罚是说尽量不要去打骂和从人格上羞辱孩子,不要从一个大人和强者大家角度去向孩子施压,因为大人和孩子其实是平等的。
惩罚过度,虽然目的是让孩子害怕,让孩子记住,但事实上,常常适得其反,孩子只会变得更加逆反。
这一点,卢梭也提到过,他说:我们不应该总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应该把它们作为自然行为的后果。
换一句话说:如果孩子持续打闹, 不堪其扰的邻居就会上门来找;如果孩子起床太磨蹭,就会迟到,这个就是自然惩罚。应该引导让这些自然结果,让孩子记住它们。
03.給孩子无条件的爱
在奖罚方面,很多教育专家也是赞同不奖不罚的。
笔者查阅很多教育资料也提到,我们与其奖励一个结果,不如奖励一个过程。
比如不是表扬他考了一个好分数,而是表扬他的进步和刻苦。不然,孩子就会为了分数患得患失,家长的心态也会失衡。
应该通过表扬和鼓励,引导孩子去全力以赴,好上加好。
并且,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一场音乐会、一次画展、一次和伙伴自由玩耍的时间等等。
总之,无论是严厉还是慈爱,家长给予孩子的,应该是让他们感觉到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而不是说他表现好,我们就爱,表现不好我们就不爱他。
并且,通过赞赏或者自然的惩罚,要让孩子逐渐培养责任意识,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好的结果;但也可能由于自己的原因,获得不好的后果。
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都会逐渐成长起来,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养成健全人格,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都会加强,这样家长就可以少操很多心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