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自己多么“占理”,都要学会从对方的错误中去发现自己的责任,这是高明的人生哲学,也是睿智的海纳百川的心态。“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心态,是最大人生态度,这直接决定了人的心气与生气,这是生之气象。
凡目中无人者,亦遭他人如此“无视”。其实,他人即自己,你以人生导师自居,把他人“看透”,那一套一套的“一针见血”,其实也折射出自己的“内心一隅”。窗外无景,所见皆自己。如若褒有此种心态,则人生际遇就很难真正伤害他,借用乒乓球上的行话——任“球路”再变化,你就是打不动他。无论命运如何“发球”,皆可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是不倒之姿。
宅在家里,自然想有一番“旺气”,就养花。其实,养花亦养心,其中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花是花”,第二重为“看花不是花”,第三乃“看花还是花”。白居易的《花非花》杂言古诗,“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人生苦短如梦似幻,追忆似水流年,美好的人与物转瞬即逝,像鲜花凋谢于某个风雨交加的清晨,恰如闪电一闪而逝,又似薄雾风吹即无。一切都会经历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万物终成空,唯有美好会留存。我们站在更高一层,回望与审思就有了意义感。
虽在小县城,也要矢志不渝地办大教育。在极低的起点上奋飞,只因这份老百姓的信任与嘱托。历史的传承,使命的召唤,这成了沉淀于血脉里的激情、深情与痴情。夜读陶行知,点亮心灯,他对教育的“痴”,成就了他在教育史上的高度。对平民教育的“痴”,对乡村教育的“痴”,对生活教育的“痴”,已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功利,已然不需要言语的“自证”。
向往一个挺拔光亮的“大我”。南城中学已初具区域影响力,《人民教育》(2018)第一期以《国际视野 中国情怀》为题,向全国推广“南城经验”。《中国教育报》(2018.03.28)又以《苔花如米小,灿若牡丹开》,深度报道了“南城品牌”。《语言文字报》(2018.04.13)以《给师生一个幸福的未来》向全国报道南城中学,名校的格局已巍然挺立。2018年5月在《人民教育》(第五期)我又发表了《发掘区域文化的教育力》,系统地介绍如何传承“水浒文化”的优秀部分,创办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2019年学习强国推介南城中学就达,向全国讲述“南城好故事”。
我们要在齐鲁大地上建一所好学校,这是我们的责任,为此要学会矢志不渝和风雨兼程。
金辉 凌晨四点于南城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