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个性与共性

谈谈个性与共性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18:44 被阅读0次

—2022年11月17日参加校本研修有感

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数学组的年轻老师一个个正成长起来,于是,参加组内教研,要说点什么,渐渐觉得冠之“评课”有超过能力和水准之嫌。思来想去,觉得用“谈课”可能比较符合当下我与年轻老师平等交流的状态。

本周数学校本教研,共观摩到三节课,分属三个不同领域,分别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属于“图形与几何”;《百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还有《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以下即围绕三节课,从个性和共性先后来谈谈。

一、个性:各美其美的亮点

(一)重视操作

2022版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今天的第一节课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由傅靖雯老师执教。傅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次组织学生画一画。比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画一条射线,再从A点出发画射线,等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线段、射线的特点,感悟线段和射线、直线的相同与不同,有效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关注推理

2022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今天观摩到的第二节课是《百分数的意义》,执教者是曹方老师。曹老师先引导学生比较哪场比赛成绩最好,提出一个条件并不充分的问题,以引出另外一个条件,即比较谁成绩最好,不仅要有投中个数,还要有投篮次数,完善了问题结构。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并想到要用统一倍比关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百分数。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均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落在最近发展区内。由此及彼,体现出对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

(三)构建模型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体现为11个关键词,其中就包含有数据意识。“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形成数据意识。

今天的第三节课是《可能性》,由高碧娴老师执教。除能看出高老师助学生养成数据意识的努力,还看见模型建构的过程。高老师从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随机现象引入,分别得到可能、一定和不可能等不同情况,初步完成对随机事件的简单分类,形成每一种情况的模型。

以上结合2022版新课标,分析三节课,解读各自亮点,期望能给大家如何看课的启发,比如,可以结合理论研究的热点来对原有以及现有课例进行剖析,以实现在新课标指引下丰盈和完善一节课呈现内容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实现个人理论学习和转化能力的提升。

二、共性:共同存在的问题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建构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因此,数学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是理解和把握各种关系。那么,三节课在这个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一)如何体现螺旋上升?

第一节课《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在概念厘清之后,有这样一道练习,即从A点到B点有三条不同的路,问学生走哪条路最近?这样的问题,在一年级学习《比一比》之后,也会出现。学生正确选择,基本没有问题。这也就是说,指向问题结果,并不需要学生有线段的认识这个知识储备。那么,到了四年级,学生认识线段之后,又可怎样设计练习以体现学习的螺旋上升呢?课标里也有方法提示-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简单问题。具体如何落实?有待继续思考。

(二)三种名称的共通之处在哪里?

第二节课《百分数的意义》,在揭示百分数的意义之后,还会补充告诉学生,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为什么三种名称都可以呢?曹老师已有沟通的尝试。还可以再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切入点在哪里?就在百分数表示一种关系,不是一个数。这与已经学过的整数、小数,还有部分分数都不相同。因为其表示一种关系,且是倍比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当然,说易行难。如何沟通,能到无痕,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研究,各自实践。

(三)不确定和确定还有什么被忽略?

第三节课《可能性》,高老师结合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情境,助学生认识事件有随机,概率有大小,概括出可能、一定以及不可能三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把遇到的事件分成不确定和确定两类。试想想,这两类事件之间只有并列关系吗?显然不是。不确定事件当中有“确定”,确定事件当中也有“不确定”。比如,虽是不确定事件,但是实验次数多了也会看到确定。再比如,袋子里有2个黄球,从中摸到的一定是黄球,这是确定的事件,但是每次摸到的是哪一个黄球又是不确定的。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数学老师也要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学科本质,来组织学科教学。

三节课后,收获颇丰,以上谈课,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敬请三位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谈谈个性与共性

    —2022年11月17日参加校本研修有感 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数学组的年轻老师一个个正成长起来,于是,参加组内教...

  • 共性与个性

    去年7月,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朋友问我关于数字货币投资的事情,她说有朋友喊她私募某个数字货币。当时我很惊讶,因为她没有...

  • 共性与个性

    看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想到求同存异这个成语。同,即共性,异,即个性。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语,是周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

  • 共性与个性——关注个性

    1.父母需要关注自己孩子的一些特点,读懂孩子发展的规律。 2.面对差异的孩子,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 第四期 字母的个性与共性

    上期我们谈到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了解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存在。所以说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个性中找出相同的共性,...

  • 为什么在人人讲究个性化的时代,有一大堆人要去买千篇一律的iPho

    共性与个性 从人的需求层次来看,鸿观角度,人有共性,微观角度,人有个性,两者不矛盾。满足共性是人的群居属性决定的,...

  •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有一首歌叫《我们都一样》,还有一首歌叫《我们不一样》,说明“我们”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我们”有很多相通的方面,同...

  • 产品的共性与个性

    产品的共性与产品的个性是相对的,只有当对产品的共性有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产生对产品的个性. 比如对于通讯工具这个产品...

  • 二五九之共性与个性

    物以类聚,共同的属性;物是特殊的,总有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点。 总体的概括,具体的特点。 世上有树叶,却没有一模一...

  • 伤人的蜜语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共性与个性,因为共性成为了默契交心的朋友,成为了恩爱甜蜜的情侣,个性中的优秀成分成为了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个性与共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t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