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个人看完《哈姆雷特》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成果的多元。
近来读到一本关于宋词的书《宋词背后的秘密》,作者是一个名字就有着诗情画意的姑娘——林玉玫。
这是一本关于宋词鉴赏的书。像读哈姆雷特一样,有人读出了文学常识,有人读出了古人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有人读出了宋词的无限美好,也有人学到了追求文艺女神的撩妹秘籍。而正在学习写作的我,竟然从《宋词背后的秘密》里学习到了这几点写作的秘密。
一、写作最重要的是以情感人。
林玉玫在自序里这样说:
以往对词只是觉得文字吸引人,或懵懂地觉得有某种意境之美,却不知最重要的,其实是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而这情感往往是不分时代,是所有身为“人”所能了解的共同感受,也是最能感动人之处。
在文学的世界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些东西是永恒相同的,经过时间的历练而留下的作品,就必然存留了某些引起人们的共鸣,感动的特色,那就是共同的情感。
经典的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情感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是唱给亡妻的经典伤心情歌,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一曲热烈激昂的爱国劲歌。这样的经典词作,都是有着能穿越时代引起人共鸣的强烈情感。
所以,在写作中,最重要的是写作者的真情流露,只有倾注了情感的作品,才可能成为广为流传的好作品。
二、写作中,套路更重要,还是创新更重要。
在《词的布局方法有哪些》这一章中,作者写道:
所谓章法布局,其实多是后人归纳出来的,作者当然自会有一套布局的方式,但在创作时,却不见得是完全按照准则来的,或者也可以说,是透过对准则的学习之后,再打破规则另行创意。总之,了解总则是需要的,但也要避免完全被限制住。
古人作词在章法布局上是有上片下片,字数平仄等限制的,必须按照这些套路来,但是那些经久流传的好作品,却又是打破了一些固有规则,有作者自己的创新的。
苏轼将词的内容从歌坊酒肆扩展到了感叹人生,悼念亡妻,抒发情怀等,这些题材在前人的作品中都是没有的,是词人的创新。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了很多被词人忌讳的俗字,叠字,却“以俗出新”,成为千古佳作。
对于写作新手,是学习套路,还是随心写作野蛮生长,一直是有很大争议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们在写作中,既要学习名人,大神们的作品,总结规律,学习套路,又要在掌握了套路后,能打破规律另立新意。
三、写文章要构建框架,写好开头结尾,注意衔接过渡。
在《什么是大词?什么是小词》中,作者写道:
作大词,先须立间架,将事与意分定了。第一要起的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是末句,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
作词如此,写文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文章也要先构建框架,哪一部分讲故事,哪一部分说观点。起头要起的好,“过处要清新”是指文章的两个部分之间在承接时,要“有点黏又不会太黏”,不可以完全死扣在一起,也不能过于生硬地分开。结尾非常重要,要能使词有余味供人咀嚼。
四、写文章要擅用“时间的魔法”。
北宋有位词人,善于用时间跳跃的方式来写词,他就是周邦彦。看他的《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善于采用错综的时间交替法,第一片以柳点出离别,第二片转写离别筵席的情景,第三片则写离别的心情,用“剪接”的方法说故事,让故事更引人入胜。
在写文章时,大多用“顺叙”的方式,但是,如果能打破这个规则,用现在——过去——现在这样时空交错的方式,能让叙事方式有更多的变化,文章更能吸引读者。
五、宋词里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写作三境界”。
在《宋词里的“人生三境界”》里,有王国维的一段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人生三境界”也贴切传神地表述了写作的三重境界:立志、追求过程中、获得成就。
《宋词背后的秘密》中竟然藏着这么多写作的秘密,是不是意外的收获,你也快来探探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