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在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查阅资料知道出自《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性情人。
这个星期白天空闲的时候继续打开《朱自清精选集》这本书,作者那优美的语句在字里行间中流淌着,晚上关了灯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聆听着他的文章入睡,若有一日未读未听,便觉得像有件事未做一样,辗转不能入睡。白天读过,晚上再听,或晚上听过白天再读,方有点能了解作者大概。读到优美之处想记忆下来,当时能,可是转眼之间便已经忘记八九,但是那美景真情仿佛就是我和作者面对面的在斟茶浅饮,慢慢叙谈,甚是惬意。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时而让你热血沸腾,怒发冲冠,时而让你沉浸在美景之中。
真情——爱情、友情、天伦之情、民族抗争的不屈之情是朱自清先生文章中所有的。我仿佛感觉他就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爱人,他多么希望自己和爱妻在天愿作比翼鸟,他在《给亡妇》中这样写道:“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从迈儿起,你总是自己喂乳,一连四个都这样。你起初不知道按钟点儿喂,后来知道了,却又弄不惯;孩子们每夜里几次将你哭醒了,特别是闷热的夏季。我瞧你的觉老没睡足。白天里还得做菜,照料孩子,很少得空儿。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到了第五个,你自己实在不成了,又没乳,只好自己喂奶粉,另雇老妈子专管她。但孩子跟老妈子睡,你就没有放过心;夜里一听见哭,就竖起耳朵听,工夫一大就得过去看。十六年初,和你到北京来,将迈儿,转子留在家里;三年多还不能去接他们,可真把你惦记苦了。你并不常提,我却明白。你后来说你的病就是惦记出来的;那个自然也有份儿,不过大半还是养育孩子累的。”详细的写着妻子抚育儿女的艰辛,其实当时很多像他这样有知识又有身份的人都追求自由婚姻,而朱自清的妻子是父母之命,但他并没有嫌弃糟糠之妻,此乃真爱情。
叶圣陶不爱说话,他就和他静静地坐着……《我所见的叶圣陶》让我对叶老先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原以为叶圣陶老先生一定能侃侃其谈,一定喜欢热闹的场面。原来他的样子在朋友的眼中也就是“一位老先生哩。”和作者一样也是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大家聚谈的时候,叶圣陶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但是他最反对形式主义的。从朱自清先生的笔墨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叶圣陶,认识了一位永远不会“厌世”的叶老先生。
一位慈祥的父亲,与天下的父亲都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眼中,手里,话语中都是满满的爱,甜甜的幸福。《儿女》中有这样一段“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了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我的天呀!这不就是一个处处向外满溢着爱意的幸福家庭嘛!
《儿女》中还有一段“阿毛现在五个月了,你用手指去拨弄她的下巴,或向她做趣脸,她便会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笑得象一朵正开的花。她不愿在屋里待着;待久了,便大声儿嚷。妻常说,“姑娘又要出去溜达了。”她说她象鸟儿般,每天总得到外面溜一些时候。润儿上个月刚过了三岁,笨得很,话还没有学好呢。他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语或句子,文法错误,发音模糊,又得费气力说出:我们老是要笑他的。他说“好”字,总变成“小”字;问他“好不好”?他便说“小”,或“不小”。我们常常逗着他说这个字玩儿;他似乎有些觉得,近来偶然也能说出正确的“好”字了--特别在我们故意说成“小”字的时候。他有一只搪磁碗,是一毛钱买的;买来时,老妈子教给他,“这是一毛钱。”他便记住“一毛”两个字,管那只碗叫“一毛”,有时竟省称为“毛”。这在新来的老妈子,是必需翻译了才懂的。他不好意思,或见着生客时,便咧着嘴痴笑;我们常用了土话,叫他做“呆瓜”。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了。他有时学我,将两手叠在背后,一摇一摆的;那是他自己和我们都要乐的。”这便让我找到了为什么他的文章是那么的真,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有气节的民主战士。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先生对那些敢与同反动派斗争的民主战士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在《哀韦杰三君》中因为没有见韦杰三君最后一面,心中充满着愧疚之情,自己久久无法释怀。在《飘零》中因W君在国内无用武之地,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去了美国而对当时国内形势的痛恨和无奈之情跃然纸上。《白采》中的白采也是如是。
美是人人所向往的,美好的生活是人人所追求的,朱自清先生通过描述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美好生活憧憬,他相信中华儿女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荷塘月色》、《梅雨潭》、《潭柘寺 戒坛寺》……其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仿佛身临其境,迟迟不愿离开,自己迫切的想循着作者的足迹去游览一番。
朱自清先生的笔墨文采自己不敢沾点,只希望自己在夜深时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他的文章熟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