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写的《Give and Take》,它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认知并破解了我几十年的困惑。
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在家排行老大,所以作为家族大姐的我对周围人一贯都很照顾并愿意持续付出,却很少要求或期望别人来照顾我。我原以为自己天生是讨好型人格,而“讨好”这个词听起来就是是负面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像类似哈巴狗舔狗。没想到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把这种对别人好不求回报的类型定义为付出者(Giver),此外还有两种类型的人:获取者(Taker)和互利者,获取者的特点是:喜欢得到比自己所付出的更多的东西。而夹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计算付出和回报平衡的人,是“互利者”。
作者全面分析了三种类型的人,并极大地肯定了“付出者”,书中说这种类型乐于分享,不求回报,而且付出大于得到,从长远来看,付出者更可能成功,并用了一个比喻“付出者输掉百米冲刺,但却赢得马拉松”,这是不是应了那句,“人善人欺天不欺”。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看似总是“讨好”别人,特别是对周围人或身边人付出很多,比如我对公婆与对父母一样好,好到连我妈都不理解,觉得我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但长远来看,其实我没啥损失,反而获得更多,公婆对我也特别好,一家人相处得特别和谐,从幸福的角度来看,我是成功的。
作为一个好人(付出者),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是,怕自己的好心被“abuse",或者因为自己善解人意好说话,在群体中反而不受重视,是的,虽然我人好不求回报,但也不想被别人当傻子或被人欺负。而现实社会中确实有很多“好心没好报”的例子,如有很多明星出于善意,长期资助某些贫困学子的学习和生活,等他们长大后却反过来埋怨甚至憎恨帮助过他的人,抱怨明星明明那么有钱,本应该给更多,甚至发起舆论战,搞得好心的明星精疲力竭,最后干脆不资助了。另外网上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个年轻人经过一个宾馆门口,看到一个乞丐,觉得他非常可怜,于是每天给他20块钱,这样坚持了好几年,后来年轻人恋爱结婚了,生活成本升高,于是某天经过宾馆时只给了乞丐10块,乞丐立马追上去问,今天怎么只有10块,年轻人解释自己结婚了,需要给妻子钱作为家用,乞丐立马愤怒了,质问道“凭什么! 为什么把我的钱给别的女人?太不像话了”,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寓意深刻,被帮助的人也容易被宠坏(spoil),就像家里对孩子的教育,中国不是有句古话,“慈母多败儿”就来自于此。
那么才能怎么避免好人(付出者)会遇到的坑呢?作者在书中专门就此讨论了“付出者要如何避免成为牺牲者或垫脚石?”,强调总是付出而没有回报确实像书中说的容易疲惫,最后绝望。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付出者要的是“反馈”,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并非毫无意义,如果连这点都不要,“完全无私”的付出者,很快就会被疲惫吞噬。只有在利他和自利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的付出者,才能不断激发新的活力,做出更多的付出。这里的“自利”,指的是要从付出行为中得到乐趣。
说得太好了,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20年前,我妈妈的一个同学的孩子(一个年轻女孩)从一个小城市毕业,想来武汉发展,但苦于没有工作无法落脚,我当时听说后马上给她介绍了一个公司前台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能养活自己,后来她在武汉站稳脚跟后,找到了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当不错的老公,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还把父母全接到武汉定居。她妈妈后来也不断向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其实在帮这个女孩之前我也没想到过任何回报,但就因为得到了正向反馈,让我认识到雪中送炭比如帮助别人找工作是一件多么功德圆满的事情,所以后来只要有这样的机会,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结合这本书再加上自己的个人经验,我总结了几条“付出者心得”,基本能做到当一个不被欺负的“高级”好人,当然也欢迎大家继续出谋划策。
1. 善解人意只是一个好人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不断学习和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能力帮助他人。
2. 永远不要对被自己帮助过的人(哪怕是最亲的人)有过多的期望,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只是单纯地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3. 利他的时候也自利,给予时不以牺牲自己为前提和代价,不burn out,保持自己帮助他人的动力。
4.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尽量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5. 帮助对象尽量选择看得见摸得着且自己能接触到的人,这样有及时的反馈,对网络慈善尽量不要头脑发热。
6. 对不稀搭别人信息和帮助的人,即使是熟人,也不要热脸贴冷屁股,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7. 作为家庭里绝对的“付出者”,对孩子再爱,也要把培养独立性放在首位,他能自己做的事情绝对不要帮他做。
8. 发挥自己长处,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写文章或视频或音频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看到,使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以上总结可能有个人的局限性和偏颇,但都是我的真知灼见,祝愿每个好人都被善待,每个“付出者”都能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