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若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丈夫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百般挑剔;妻子则抱怨自己缺少陪伴,孤独寂寞。丈夫一听到“寂寞”这个词就上火:“我在家工作,一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我详细了解了这个丈夫的成长史。他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有分离过,父母几乎不吵架,更不打骂他、对他进行说教。他一直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非常和谐”。当我问这个丈夫:“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的记忆吗?”他低下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我的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很少有客人来,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就这样,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完美地复制了各自的童年剧本。丈夫就像妻子童年记忆中的妈妈,一直陪在身边,却对妻子“不抱不哄”,没有交流互动。丈夫这么对待妻子,其实就像他的父母对待他一样,也是不打不骂,物质上充分满足。大家都说他们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有的人过年怕回家,因为和家人在一起时,除了“有没有对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之类的对话,再无话可说,气氛尴尬。中国人特别讲究“团聚”,却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种情况怎么解决?说实话,不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丈夫并非有意冷淡妻子,只是无意识地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则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总渴望冷漠的丈夫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地想要改造丈夫,让丈夫感到不胜其烦。除非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把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了今天的亲密关系中,否则难以获得幸福。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都没能在童年体验到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现在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