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服的艺术》系列写到六十二,刚开始写的时候,我估计最多写到系列二十就了不起了,前三十系列每篇字数在2000-2500,合计约6.5万字,从系列三十后,每篇字数在2500-3500,合计约8.5万字,说服系列已写15万字。
还有50天,我的日记就连续写一年了,每篇平均2500字,一年合计约80万字,将近四本书的字数。
有的人总是对一个大的目标望而生畏,但对一个小的目标却又不屑一顾,最终被大目标吓得没敢迈出一步,也不屑为小目标迈出那艰难的一步,结果一直原地踏步。
我做事的方法很简单,设定好一个频率和节奏,按部就班日积月累的向前推进,给付费读者电话交流也是每天一个,每次30分钟到1个小时。
我提前请人和他们约定时间,定好时间再让他们准备两三个问题,这样交流会有针对性,前天和一个读者交流,和他文字交流觉得像个女强人,但是用语言交流里面给人一种温婉尔雅的感觉。
她的语言清新、简单、准确,思想也有一定的深度,交流起来很容易产生共鸣,跟同频交流的人是一种碰撞,也可以激发我很多灵感和思考。我把读者交流当成一种修行,是去享受交流过程而不是完成沟通任务,交流完我不但不觉得累,我还觉得很激动、很兴奋、很开心、很美,像经历一段美妙神奇的旅程。
很多人工作一天特别累、特别疲惫,我每天高强度工作至少12个小时以上,晚上21点以后发布日记。(发布日记之前的两小时还要健身,这跟写日记都是雷打不动的,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以至于很多时候我写日记时略有点精力不济。
发布完日记,我就和一些约定好的朋友开始总结交流,这个时候又满血复活了,聊到二点左右再洗洗睡了,睡得很香...
到了第二天,起床前我把过去的全部删除,开始全新的一天...我觉得神清气爽,一点都不累,这种状态如果具有,真好!
她问了我三个问题,我们前后交流超过一个小时,聊着聊着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声色俱厉,当然不会是对她,是对一个观点或者讲一个案例。
交流前她是按月付费,交流完她就把剩余的也一次性付了,顺带在微信上留了一句话:“谢谢欢喜哥,今天的交流收获很多,交完年费,我感觉心里更踏实了!”
我也特别感激她,说不是因为付费,大家肯定觉得我装b,完全因为付费吧,我内心也不完全是这样想的。
我这个喜欢唯美、纯真,我始终记得《希望今天遇见你》有这样一句话:谢谢你曾经美丽地出现,丰富我年少单纯的生命。
我觉得遇到谁都是缘分,都应该用心去交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用心去体验、享受、感悟,这样就是一个真实生命在不断地显现,生命也会因此而丰富、厚重、精彩。
我这人对事特别较真,对人我一般都不太较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虽然懂自然界的《十大生存法则》,按理说我是一个残忍、冷酷、不择手段的人。
可接触我的人却说:我纯真的像个孩子,感觉与世无争,糊涂,不计较,那是因为我做事是按规律,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我不会妥协半步。但与人交流则是一个“小顽童”,幽默、风趣、调皮,还喜欢讲荤段子。
臭不要脸的自己夸自己!
写日记我也当成一种修行,我从来不想明天写什么,下个月写什么,下一个季度写什么,我只思考:今天写什么?因为坚持写好今天,明天就会到来,我再把明天的日记写好,后天就会到来,接着就是下周,下个季度,下年...不知不觉我就写了快一年了。
有人问为什么未来写什么你都有安排?
这些都不是我安排的,而是在思考或交流过程中灵感迸发,我记录下来而已。
过去日记还能停,现在想停也停不了,都有读者付费阅读,能不写吗?
再忙,再累,都得写!
付费阅读对我自己也是一种逼迫,不但要坚持写,还必须每天提供价值,没价值别说续费,估计看的人都没了!
今天,我看有朋友私信说“我还没有说服他付费”,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没有一个人能说服另一个人。
当初取名“说服的艺术”我就做过解释: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和传播,还重点强调是艺术,也就不是一般的去说服,真正的表达、沟通、讲话不是说服,而是展示、分享、引导,人性无法征服,只能满足。
好比和付费读者电话交流,就只问一个问题,我10分钟不到就回答完毕了,这个时候按正常情况我就可以挂电话了,但是我给自己设定交流最少时间是30分钟,这个时候我会根据前面的交流再分享20分钟,甚至会“怪罪”他不做好准备!并且第一次交流一定是我打给对方,即使他拨过来,我也会挂掉,我再打过去,这是我设定的原则。
交流结束后,我最后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付费?
答案基本类似,有价值,有用,有收获,能督促自己更用心看日记,想进一步接触等。
这样交流完后,很多他们的好友都说要付费看日记了,别老是盯着客户口袋里的钱,谁都会看紧自己口袋的钱,只盯着客户口袋的钱不是小偷就是强盗,你觉得客户会如你所愿吗?
那我们要盯紧什么?
我都是盯紧客户的问题,想尽办法为客户去解决问题,甚至客户没有想到,但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我都提前帮忙想,想了之后还不行,我还要想到简单、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免费提供给客户(读者)。
我常常忘记在日记中提“有偿阅读”,因为我真的忘记还有这茬,再写字数已经超太多了,干脆就不写了,下次再写,好多时候下次也忘记了。
无论做什么,别老是惦记着自己的小九九,把心思全部放在为客户解决问题上,你的收获往往都是超乎你想象的。
记住:“抢问题”就是“抢钱”,别担心,这种“抢”是你情我愿的。是心甘情愿的,结果是皆大欢喜!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附:稻盛和夫《活法1》(八)
在我刚创业不久,实验制作某项产品的时候,每次东西只要放入实验炉中一烧,就会像烤鱿鱼一样东翘西翘,做出来的产品简直惨不忍睹。
一次又一次重来的过程中,终于发现翘起来的原因出在施压方式不同,导致粉末密度产生差异。只是,尽管搞清楚原因所在,要控制粉末的密度却是谈何容易!
不断苦思改良之道,并一再重试,结果却仍然不如预期。我开始想,到底是怎样翘起来的呢?我想亲眼看一看,于是为炉边开了个小洞,决定好好观察一下。
之后还是不见起色,只要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产品简直就像活的东西一样开始又卷又翘。不管看几次,我心里的呐喊就是得不到响应。看着看着,几乎忍不住想把手伸进炉子里。
“求求你,别再翘起来了好吗?”我忽然有股冲动,想把产品由上往下压,不让它再翘起来。这固然是我身为技术人员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其实也反映了我身为经营者不堪继续亏损的焦虑心情。
炉内温度高达1000多度,我当然不可能真的把手伸进去,只是,知道归知道,还是忍不住会产生这种念头,可见在我心中想把产品做好的压力有多大。
终于,我的殷殷期盼得到了响应。怎么说呢?因为当时我想“从上往下压”的一股冲动,还真的成了问题的解决关键。后来,我试着在产品上方用一个耐高温的重物压住,果然成功地烧出了平平整整且毫无浮凸的成品。
关于这件事,我的想法是,答案往往就在现场。然而,要想得到解答,需要对工作怀有无人能力的满腔热情和殷切期盼,而且还要以最坦率的态度去仔细观察现场。当你睁开双眼去看,亲身投入并用心聆听,才能听见“产品对你说的话”,找出解决之道。
答案往往就在现场!
沟通的艺术(六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