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惠王问孟子看战国时期的“抢人大战”
江上小堂
目前,全国二三线城市争夺人才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好似进入“战国时代”。说起来,历史上的战国时代,还真是“人口之战”。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国家要生存、发展和强大,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各诸侯国都把增加人口作为首要的发展战略,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君主晚上睡不着觉,焦心的就是这事。道理也很简单,人口增加了,才有人耕田,有人打仗。连年的战争,伤亡很大,各诸侯国的耕农和兵源都不足。没人,地盘再大也没用,守不住。
《孟子•梁惠王》就记载了梁惠王与孟子的一段对话,很说明问题,足见当时的诸侯多么重视增加人口。梁惠王向孟子请教道:“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10,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可见梁惠王多么求人若渴,恨不得自己国家的人口增加,邻国的人口减少,老百姓都移居到自己国家来。也采取了若干惠民政策,救济灾民,不让老百姓饿肚子。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想不明白。于是向孟子请教。
孟子就说了,你的那些吸引移民的政策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比邻国好不了多少。那点好处不足以把邻国的老百姓吸引过来。必须要以人为本,实现仁政,加大政策力度,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天下归顺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时列国之间,没有国籍户籍一说,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也无法严防死守。老百姓来去没有多大障碍,哪个国家发展好,适宜生存,就迁居到哪国。当时的精英大多是游士,在各诸侯国间游走,推销自己的主张和才能,得到哪个国家的任用就留下来,不受祖国的限制;也没有心理负担,担心为他国服务会受到指责。
不管怎么说,梁惠王靠优惠政策吸引人,值得肯定。跟现在二三线城市的“抢人大战”是一个思路。但也有真正抢人的。三国时期,长期战乱导致人口严重下降。吴国的孙权听说台湾岛上有土著人,于是派兵去抓。《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浮海求夷洲及澶州”。夷州和澶州就是今天的台湾。但因士兵水土不服,没抓多少人回来,反而减员严重,得不偿失。
看来古今同理,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才谈得上其它的。人多,人素质高,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才能维持生存和持续发展。
2018年5月26日
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