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的的沟通,我一直没有习惯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意见相左时,往往我会保持沉默。最近一些事情,让我回顾我和我妈的沟通、对话。
我妈是中国传统妇女善良、勤劳、勤俭的典型,无私心,只会做事,不善言辞。当然,她有点挺不好的,做完事之后就会带点抱怨。----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当然这话我没有跟她说。这半年来为亲戚的事情,她不断的说来说去,都是带着负面的情绪。
去年父亲去世,我大伯和伯母都没有送我爸(他们家离我妈家很近),只是委派了他儿子和女儿们,理由是那时间正好是我大伯的农历生日,不好出席。当然我父母跟大伯和伯娘之间的一些矛盾是日久了,但一直没有挑破。这些前尘旧事,我也听了气愤,不过生活中其实也没靠他们什么,反而,他们家的儿子女儿的工作都是我爸给他们找的。也许是那种憎人富贵嫌人贫的那种心理作祟吧,也许是我爸早年没有同意跟大伯一起合伙做生意,也许是当时我父母建村里的房子时没有用他给的材料供应商,反正种种,我和我弟也觉得这些关系很假。在父亲去世前,这些事情就从我妈口中时有听闻了,但我父亲从来没有提及过。
父亲去世后,也许是我妈太伤心,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她去我叔叔那里哭诉,说大伯娘说的那些话,还有他们大女儿说的话,很伤人。说他们总以为我们有很多钱,老是说些风凉话,想从我们这里分身家。说父亲去世后,他们妯娌过来这折元宝(这边先人过世,要烧的纸钱),伯娘说,“村里出来的某某商人,给侄子买了一个商品套房,还说要那么多钱干嘛?”多年前,我们家置了两个商铺,就被这些亲戚说东说西,当然这些话只有我妈才听到。我妈觉得她在影射她。我妈就在我叔叔里反驳说,“我们不置些物业,喝西北风啊?不像他们农村户口有分红。”反正,亲戚间的那种是是非非,种种。在我妈口中,他们都贪婪,以为我们有很多钱,巴不得过来分身家。
第一次听我妈这样说,当然同样为她气愤。但我发现她反复不断讲,每一次讲都还是义愤填膺,非常气愤,每次都像很惨那样,每次都把自己讲的惨兮兮的样子。我听多了,开始觉得厌烦,我不想再做她的垃圾桶。之前,我已经反复安慰她,她算挺好了,我们也算挺好了,并没有她所说得那么糟糕。首先,多年来,父亲30出头开始就小有成绩,物质生活是从来不用担忧的,所以我妈不需像别人除了照顾家庭,还要忧柴忧米。父亲的成绩和脾气,加上本来他们俩文化上的差距,招到外面的那些八婆对我妈的羡慕嫉妒,而我妈是没能力去面对这些的。我妈看不出的确她的“幸运”,成了别人的眼中“刺”,加上她不会换个角度想,反而觉得自己那么辛苦照顾家庭,从来没享受过什么,自觉自己是惨兮兮的。
有多少老伴走了的人,境况比她差多少,不但没有钱,而且子女也不在身边,只是孤独一人。虽然我们俩姐弟很普通,但至少孩子和孙都在她附件。我和弟弟这样经常安慰她。我弟和弟媳没有跟她一起住,外人看觉得不孝顺,但作为媳妇过来的,我是理解的。再说,我妈有时候也太执着,要别人按照她的标准去做,哪怕她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一肚子情绪。有时,她说话也不管别人的情绪,很伤人,有点小孩子气。
在我反复安慰她多次无效后,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了,“嘿,你管他们那么多干嘛。他们怎么想,怎么说,你管得了吗?再说,他们真的有开口问你要钱吗?问你分身家吗?不要老想着不开心的事情,不要老是被人影响,想想开心的事,自己过好就是了,本来就不靠他们。”自此,我妈才没有再为此啰嗦。
电视、媒体(尤其央字辈)把母爱说得很伟大,的确也是很伟大。但我觉得,妈妈们,包括我自己,要善于做一个有智慧的母亲,而不仅仅是把起居饮食照顾好。母亲一言一行,情绪会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影响,这才是给孩子最大支持。这点容易吗?的确不容易,不要以那种伟大的母爱来裹挟孩子。做孩子也有孩子的不容易,自己也是孩子的过来人。扪心自问,我从小就跟我妈的关系不怎么好,因为妈重男轻女,而且我从来在她身上没有获得过认同,更多的是挑剔,----她做家务事的标准要求高,老觉得我笨做不好。
现在自己作为母亲,的确也知道做一个有智慧的母亲,是不容易的。最终,不管你担任的是什么角色,智慧来源于对自我,对内在的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