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实用菌
01
前几天,媳妇把手机丢了。
和我诉苦的时候,我苦口婆心地安慰她。
她丢了不少旅游拍的照片,我就提议故地重游再拍。
说着说着,她问我到底有没有在听。
这下我可愣住了。
我当然在听,还在积极地给建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许久后,我们再聊起这件事,媳妇说她并不需要建议。
我说的道理她都懂,而她的难过也需要留点空间。
有些“高高在上”的建议,听起来真的没那么好受。
02
说话能让一个人了解你,但能获取信任和亲近的,往往是倾听。
但很多人沟而不通,只顾着表达,以为倾听很简单。
有耳就能听,耐心点、积极回应不就完了嘛。
在《脱口秀大会》上,杨笠就谈过听这件事:
必须得说点什么,成了大多数人倾听的第一想法。
好像不表态就不够关心,还显得自己嘴笨。
结果,就成了一个不合格的听众。
有些道理是不必说的,有些问题其实也不需要解决。
就好像你和我说瘦不下来,我说闭上嘴迈开腿。
理是这个理,但你说别人缺这句理吗,真不是。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受信赖的倾听者呢?
03
接纳情绪而非事件
理性思维强的人,常常听事不听人。
你向对方吐槽心情,TA给你分析利弊、该不该做。
是的,有些事我们犯不着生气,不值得伤心。
只是,所有情绪的存在自有意义。
就好比我妻子手机被偷这件事,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但不意味着就不可以难过。
她的难过,正是对那些旅行记忆的丢失感到遗憾。
我冷冰冰地说重拍就行,其实是践踏了她的这份珍惜。
这个时候,其实要让对方的心情自然流淌出来,否则只会更郁闷。
倾听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倾听对方的情绪。
能够理解对方为什么产生这种心情后,对方就能感觉到你是理解和支持TA的。
这时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不要哭了”这种话最让人心烦。
04
暂停头脑风暴
生活中常有些机敏灵活的人,总有很多主意。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找他们拿主意的人或许很多,但很少会有人对其倾诉心事。
因为他们会不断思考答案,可答案就在倾诉者的心中。
咨询师陈海贤曾说:
一个心里有很多答案的人,是没办法听懂别人的话的。
倾诉的人,需要的是倾听不是答案。
《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杨绛曾提到了父母的关系。
她的父亲是名律师,每一件受理的案子,回家后都会讲给妻子听。
杨绛母亲就一直听丈夫讲完,思索片刻,才聊自己的想法。
然后两人才讨论起来,多年来总有说不完的话。
唯有静下心来去听,才能明白对方所想所需。
与其思考该给什么建议,该说些什么,此刻不如沉默。
05
用共情取代同情
电影《触不可及》中,富翁菲利普因事故瘫痪。
他面试了许多专业的看护,只留下一个粗枝大叶的青年戴尔。
只因他无法忍受,其他人对他同情的目光。
而戴尔总会忘记他的残疾,将他看作普通人。
明明是好心安慰,怎么对方就不领情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或许你是混淆了共情与同情。
共情的人,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整件事带来的感受。
而同情的人,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远远可怜对方的处境。
自然,共情会拉近距离。
而同情却是划分了界限,让两颗心更远。
06
GET对方的潜台词
亲密关系中的两人,倾诉往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表面上我和你聊事情,暗地里却是提需求。
毕竟,拐弯抹角是成年人的专长。
比如说,丈夫回到家和妻子抱怨:
“加了三天的班,最近累死了。”
这种就是需求多于情绪,往往表达的是他需要休息。
或许今晚帮他减少些家务,做一顿好吃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妻子说“谁上班不辛苦啊”,就是忽视了这层需求。
当实在听不出来时,其实可以直接询问对方:
“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呢?”
相爱,并不意味着灵犀相通。
而积极寻求理解,也会让二人走得更近。
07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当身边人和你说了件TA的糟糕事,你听到后开口需要多久?
低于3秒的朋友,或许就要反思你的倾听方式了。
作家海明威说:
“我们花两年学会了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在他人开口的时候,你怎样倾听表明了你的态度。
任何廉价的建议,都不如深刻的陪伴。
点个赞,愿你成为一个善于听的人,这会让你更友好,也更受欢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