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将他在“敏隆讲堂”讲解中国古代经典书籍的讲稿整理成集,于是有了“经典里的中国”这一套十本丛书,《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是其中的一本。
杨照《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在书的开始,杨照对解读《庄子》的思维模式进行了重置,对以往的错误思维进行了拨乱反正。杨照根据庄子是宋国人,而宋国是殷商遗民的封地,认为《庄子》这本书的思维前提是“连续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类世界与人类之外的世界是一体的,没有界限。而这一世界观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周文化是背道而驰的。周文化的代表儒家主张“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观点,认为人类世界与鬼神有严格的界限,人要先搞清楚人世的事情,避讳谈论死亡。然而在庄子的世界观不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死亡只是人换了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所以庄子在其妻死时“鼓盆而歌”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杨照还认为“老庄”这一提法存在不合理性。虽然老子和庄子都传达了因循自然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维本质不是一样的。老子思想的立足点还是周文化,是“不连续的世界观”,他所要达到的还是人世的安宁。甚至,杨照采纳钱穆的考证认为《老子》成书晚于《庄子》,他并大胆猜测《老子》作者李耳与老聃并非一人。把“老庄”并列,认为“庄在老下”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在连续世界观的视角下,杨照继续对《庄子》书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庄子》思想给我的感觉就是要敢于想象,视野开阔;要敢于怀疑,没有绝对的标准。
杨照认为《庄子》是从相对开始的,《逍遥游》对“鲲”和“鹏”的描述都是“不知其几千里也”,不是人能够想象的,他们之间又是互相变化的,可见事物都是没有固定的形式的。“蜩与学鸠”这种视野狭小的东西对“鹏之徙于南冥也”的行为理念是不能够理解的,肩吾认为接舆狂妄也是这样的情况。世界的很多东西并不是无用,而是在你的世界观里面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就像惠施的大瓠,不是大瓠无用,而是惠施不会用。而后《庄子》又以绝对超越相对,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辨析“人籁”“地籁”“天籁”,此三者都是相对而言,“人籁”与“地籁”都是人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但是“天籁”却是一般人不能知道的,“天籁”是最初的声音,是一切声音的准则,是至高的,“人籁”“地籁”是“天籁”的表现形式。
最后表达“观点就是偏见”的意趣。《庄子》传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一切观点都是偏见。任何观点都是越辩越糊涂的,“白马非马”,但是“马”和“白马”这两个命名却是主观的,和物体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可以不断改动。一旦坚持一个观点,就失去了这一观点的另一面,无论坚持哪一方都是偏见。“秋毫”可以比泰山大,“殇子”的寿命比彭祖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没有了绝对的时间长短区别,于是我和天地同等长久;没有了物体彼此的区别,于是所有的万物和我混合在一起。一般的知识都是有限制的,我们人觉得漂亮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却赶紧躲进水里,鱼和人到底哪一个知道美呢?所以,“道”无是非,大道不言。
杨照解读《庄子》,颠覆了以往的一切误读,可能字面上和以往仍有很大重合,可是在精神思维上已经不是一个世界了。“连续的世界观”让人敢思敢想,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一个不确定、怀疑的态度,让人陷入矛盾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