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课后服务,在班级。跟孩子们约定:完成当堂学习任务,一起看《不一样的数学》。
孩子们作业专心,完成较快。于是,课后服务第二节课,便让孩子们先收好书包,做好观看准备。
《不一样的数学》是一部动画片,共有50多集。上个学期,曾带着孩子们于课后服务时段,在完成当堂作业的前提下看过。不过,因为并不是每周都有机会看,所以,也不太记得清楚,今天该从哪一集看起……
按照印象,打开第15集,结果才看了2分多钟,李劼睿就嚷嚷着要看第22集,因为他说我们已经看到第21集啦!
怎么办?置之不理,肯定不行。武力镇压?唯一的效果就是让孩子们离自己越来越远,同时兼带上深深的、至少可以绵延到明天的挫败感。
那该怎么办呢?
面向全班:“李劼睿不想看第15集!他是我们班级的一员,他的意见不能完全不管。聪明的孩子想一想,可以该怎么办?”
很多孩子举手。也请了多位说说自己的想法。有说,既然已经打开,我们就看第15集吧!有说,时间太长,已经忘了哪一集,第15集,第22集,都可以。有说,即使已经看过,也可以再看一遍,因为故事里面还有数学问题。
还有的说,我们可以举手投票,看看选哪一集的人多,就看那一集……
听孩子们说的时候,在心里忍不住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有自律意识强,愿意体谅他人的;有尊重现状,实事求是的;还有,知道统计,理性思考的……
听了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劼睿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们就先看第15集吧!看完如果还有时间,我们再看第22集,好不好?”
因为是向同学们提问,所以由同学们来回答。大家一致同意。
于是,继续观看,一个个都特别专注……
孩子们的作业完成后,当堂批改。一只蛾子从窗户飞进来,落在本子上。肖雅博提醒我戴好口罩,然后,自己套上橡胶手套,要来捉蛾子……
用余光偷偷关注,孩子最终并没有捉住蛾子。
改完作业,再把这只“不速之客”的故事讲给全班听,引导孩子们,这只蛾子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我们要学会像跟其他班同学相处一样,与这些小动物相处,再看到时,不能总想着要抓住它……
这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两个小小片段,一个告诉我们要学会借力,借孩子自己的力,一个告诉我们要心怀悲悯,抓住意外传递关爱,比如对大自然的爱。
本周在读《追寻生命的整全》,引用《中庸》里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说明个体德性的发展如果缺少足够的智性能力的支撑,则会流于空乏的德性,不足以培养刚劲有为的创造性的个体。
联系到今天课堂上的片段,更是想到德性的培养依托与具体事件和情境,才可与天地参矣。这样的经历,以及这样的发现,尤其是对经历的反思或者说发现,正是课堂上的风景,因此,今天标题依然是《风景,在课堂上》,只是时间有变。
网友评论